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解释
意思是与上面的相比不够好,但与下面的相比还是有余的,形容某事物处于中间状态,既不算好也不算差。
出处
1.
汉·赵岐《三辅决录》:“上比崔杜不足,下比罗赵有余。”晋·张华《鹪鹩赋》:“将以上方不足而下比有余”。2.
出自《论语·子路》:'比于上,弗如也;比于下,有余也。'寓意
提醒人们要客观评价事物,既不要过于自满,也不要过于自卑。
列子
1.
他的成绩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只能算是中等水平。2.
这家餐馆的菜品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性价比还可以。3.
小王的工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生活勉强过得去。4.
这部电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观众评价一般。5.
这个产品的质量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市场反应平平。6.
在些地方我不如人,但有些地方人不如我,~。” ★杨献珍《加强党性锻炼》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翻译
德语
nicht so gut wie das Beste, aber besser als das Schlechteste
日语
上には及ばないが、下には余る
法语
pas aussi bon que le meilleur, mais meilleur que le pire
英语
not as good as the best, but better than the worst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字意分解
bǐ
1:(会意。从二匕,匕亦声。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它与“从”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本义:并列;并排)。
2:同本义。
3:连接,接近。
4:比较;考校,核对。
5:及,等到。
6:勾结;偏爱。
7:等同。
8:具备。
9:官府限期办好公事。
10:接近;亲近。
11:密(与“稀”、“疏”相对)。
12:和谐。
13:皆,都,同等地。
14:连续,频频。
15:近来。
16:比起。
17:为;替。
18:及,等到。
19:姓。
shàng
1:(指事。小篆字形。下面的“一”表示位置的界线,线上一短横表示在上面的意思。本义:高处;上面)。
2:同本义。
3:上天;天帝。
4:上级;尊长;社会的最高层。
5:君主;皇帝。
6:工尺谱里的“do”称为上。
7:时间,时候。
8:方位词,边,畔。
9:上等,等级高或品质良好。
10:时间或次序在前。
11:远;久远。
12:广大。
13:丰足。
14:登;上升;向上。
15:上报;呈报。
16:进献,送上。
17:崇尚,提倡。
18:向前;前进。
19:去;到。
20:放到;放进。
21:安装;装上。
shǎng
1: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shang
1: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
2: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3:表示某一方面。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zú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脚,合起来指整个脚。本义:脚)。
2:(同本义。秦汉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脚”;“脚”表示小腿。魏晋以后,三者都表示脚,但在书面语中,多用“足”)。
3:支撑器物的脚。
4:充实;完备;足够。
5:富裕的。
6:使满足。
7:重视。
8:止。
9:完成。
10:值得。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ǐ shàng bù zú, bǐ xià yǒu yú)。abac式组合,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意思是:意思是与上面的相比不够好,但与下面的相比还是有余的,形容某事物处于中间状态,既不算好也不算差。 提醒人们要客观评价事物,既不要过于自满,也不要过于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