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鼎象物 zhù dǐng xiàng wù

abac式
拼音zhù dǐng xiàng wù
注音ㄓㄨˋㄉㄧㄥˇㄒㄧㄤˋㄨˋ
繁体鑄鼎象物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铸鼎象物的解释
比喻仿照实物制作模型或雕塑,常用于描述工艺品的制作过程。
出处

1.

《左传·宣公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为之备,使民知神奸。”

2.

出自《左传·宣公三年》:'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
寓意
强调工艺的精细和对实物的忠实再现,体现工匠精神。
列子

1.

工艺师铸鼎象物,制作了一个精美的青铜器模型。

2.

小明在手工课上铸鼎象物,完成了一个微缩的动物雕塑。

3.

博物馆的展品中,有一件铸鼎象物的古代兵器模型。

4.

为了纪念父亲,小刚铸鼎象物,制作了一个父亲的雕像。

5.

艺术家铸鼎象物,创作了一系列仿古的艺术品。

铸鼎象物的翻译
德语
nach realen Objekten modellieren
日语
実物を模して鋳造する
法语
modéliser d'après des objets réels
英语
modeling after real objects
铸鼎象物的字意分解
zhù
1:(形声。从金,寿声。甲骨文字形,会意。上面是双手拿“鬲”(lì,古炊具),下面是“皿”;鬲、皿表熔化金属的锅炉。中间象被熔铸的金属。小篆变为形声字。本义:铸造)。
2:同本义 。锤炼,雕琢金属或以液态非金属材料(如塑料)浇制成器的统称。
3:造就。
4:锤炼;雕琢。
dǐng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象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象鼎足。本义:古代烹煮用的器物)。
2:同本义 。盛行于商、周。用于煮盛物品,或置于宗庙作铭功记绩的礼器。统治者亦用作烹人的刑具。
3:显赫,盛大。
4:变革。
xiàng
1:(象形。甲骨文字形,突出其长鼻。本义:大象,一种哺乳动物)。
2:象科的,特别是象属(Elephas)和非洲象属(Loxodonta)的体型极大而粗重的几乎无毛的四足动物。
3:象牙的省称。
4:人的外貌。
5:肖像,用水墨画、油画、素描或其他绘画手法描绘的人面部的像。
6:象征。
7:形状;样子;景象。
8:法,法令。
9:道理。
10:假借为“像”。类似;好像。
11:摹拟。
12:描绘。
13:效法。
14:想像。
1:(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2:同本义。
3:物件,东西。
4:事;事情。
5:社会,外界环境。
6:杂色牛。
7:杂色的旗。
8:牲畜的种类、 品级。
9:颜色。
10:哲学用语。物质,与“心”相对。
11:物产。
12:他人;众人。
13:神灵。
14:标记,记号。
15:选择。
16:观察。

铸鼎象物,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zhù dǐng xiàng wù)。abac式组合,铸鼎象物意思是:比喻仿照实物制作模型或雕塑,常用于描述工艺品的制作过程。 强调工艺的精细和对实物的忠实再现,体现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