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券丹书 tiě quàn dān shū

abac式
拼音tiě quàn dān shū
注音ㄊㄧㄝˇㄑㄩㄢˋㄉㄢㄕㄨ
繁体鐵券丹書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铁券丹书的解释
铁券丹书指古代皇帝赐给功臣的铁制凭证,上面刻有免罪的条文,用朱砂书写,象征皇帝的承诺和信任。
出处

1.

《后汉书·祭遵传》:“丹书铁券,传于无穷。”

2.

出自《汉书·高帝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后世演变为铁券丹书。
寓意
象征皇帝对功臣的信任和承诺,体现古代君臣关系的特殊契约。
列子

1.

他拿出祖传的铁券丹书,希望能免除自己的罪责。

2.

小说中,主人公凭借铁券丹书逃过了一劫。

3.

历史剧中,皇帝赐予功臣铁券丹书,象征着最高的荣誉。

4.

传说中,铁券丹书是皇帝对功臣的终身承诺。

5.

在古代,铁券丹书是功臣们最珍贵的护身符。

6.

~家世,朱阁青毡步武,名字在尧聪。 ★宋·李曾伯《水调歌头》词

铁券丹书的翻译
德语
Eisenzertifikat und Zinnoberdokument
日语
鉄券丹書
法语
certificat de fer et document vermillon
英语
iron certificate and vermilion document
铁券丹书的字意分解
tiě
1:(形声。从金,臷(zhì)声。本义:化学元素。符号Fe。一种很重的可锻、有延展性和有磁性的、主要是两价和三价的金属元素,纯铁为银白色,但在潮湿空气中容易生锈)。
2:同本义。
3:铁制的器物。
4:指兵器 。
5:赤黑色的马。
6:古丘名 。春秋时卫地。在今河南濮阳北。
7:黑色 。
8:比喻坚固 。
9:比喻坚强不屈;强硬 。
10:驳不倒的 。
11:
12:下决心 。
13:板着面孔(表情严肃) 。
14:姓。
quàn
1:(形声。 券要分成两半,故从“刀”。本义:契据)。
2:同本义。古代用于买卖或债务的契据。书于简牍,常分为两半,双方各执其一,以为凭证。后用纸帛书写。
3:状写,描摹。
4:钻。
5:懈怠,厌倦。
xuàn
1:通称“拱券” 。桥梁、门窗等建筑物上呈弧形的部分。
dān
1:(象形。甲骨文字形,外面框框象矿井形,里边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表示那里有丹砂。本义:辰砂,朱砂)。
2:同本义。
3:古代用作染色的颜料。
4:依成方制成的颗粒状或粉末状的中成药。
5:红色,赤色。
6:涂染成红色。
shū
1:(形声。从聿,者声。聿(yù),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写,记录,记载)。
2:同本义。
3:画。
4:书籍,装订成册的著作。
5:信件,信函。
6:奏章;文书,文件。
7:书法。
8:《尚书》的简称。
9:文字。
10:又如:书理(即文理。文辞之义理与脉络);书士(从事文字、文书工作的人员);书轨(指国中所用文字与车轨);书计(文字与筹算)。
11:指“六书”,即中国古代分析文字的理论。
12:古代皇帝的诏书。
13:姓。

铁券丹书,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tiě quàn dān shū)。abac式组合,铁券丹书意思是:铁券丹书指古代皇帝赐给功臣的铁制凭证,上面刻有免罪的条文,用朱砂书写,象征皇帝的承诺和信任。 象征皇帝对功臣的信任和承诺,体现古代君臣关系的特殊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