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空文的解释
形容某项规定、文件、条约等流于形式,毫无实际效用。
出处
1.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6回:“近来又有了什么外销名目,说是筹了款项,只能办理本省之事;将来不过一纸空文咨部塞责。”2.
出自清代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回:“你这个条陈,不过是一纸空文,毫无实效。”寓意
提醒人们要重视实际行动和效果,避免空谈和形式主义。
列子
1.
小明答应帮妈妈做家务,结果却没有行动,真是‘一纸空文’。2.
公司制定的员工福利计划没有落实,成了‘一纸空文’。3.
小丽和朋友约好一起学习,但她总是迟到,约定成了‘一纸空文’。4.
学校的安全措施只是挂在墙上的规定,实际执行成了‘一纸空文’。5.
健身房的会员合同写得天花乱坠,结果服务质量却成了‘一纸空文’。6.
徒凭袁总统~,岂即肯拱手听命,就此安静么?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十回一纸空文的翻译
德语
ein Stück Papier
日语
紙切れ一枚
法语
un simple bout de papier
英语
a mere scrap of paper
一纸空文的字意分解
yī
1:(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2:同本义。
3:序数的第一位。
4: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数以外的零头。
5: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
6:全;满。
7:统一。
8:专一。
9:都,一概。
10:一经。
zhǐ
1:(形声。从糸(mì),氏声。纸的原料本是破旧的丝绵,故从糸。本义:纸张)。
2:同本义。
3:冥钱,旧俗为祭奠鬼神而焚化的纸钱。
4:文契,字据。
5:书信、文件的张;件。
kōng
1:空虚;内无所有。引申为空虚处,空档。
2:罄尽;空其所有。引申为没有。
3:广阔;空旷。
4:空洞而不实际;空泛;虚构。
5:空间;天空。
6:佛教语。
7:道家谓虚静之性。
8:徒然;白白地。
9:只;仅。
10:使空虚;使罄尽。
kǒng
1:(形声。从穴,工声。本义:孔,窟窿)。
2:同本义
3:口,嘴巴。
kòng
1:使之困穷。
2:腾让出来。
3:闲暇,闲功夫,没被占用的时间。
wén
1:(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2:同本义。
3:字,文字(“文”,在先秦时期就有文字的意思,“字”,到了秦朝才有此意。分别讲,“文”指独体字;“字”指合体字。笼统地说,都泛指文字)。
4:文章(遣造的词句叫做“文”,结构段落叫做 “章”)。
5:美德;文德。
6:文才;才华。亦谓有文才,有才华。
7:文献,经典;韵文。
8:自然界的某些现象。
9:文治;文事;文职。与“武”相对。
10:法令条文。
11:文教;礼节仪式。
12:又如:文丈(崇尚礼文仪节);文俗(拘守礼法而安于习俗);文致(指礼乐);文貌(礼文仪节);文绪(文教礼乐之事);文仪(礼节仪式)。
13:谥号,谥法:勤学好问叫文。
14:在肌肤上刺画花纹或图案。
15:修饰;文饰。
16:装饰。
17:有文采,华丽。与“质”或“野”相对。
18:紊乱的。
19:用于计算纺织物。
20:姓。

一纸空文,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ī zhǐ kōng wén)。abcd式组合,一纸空文意思是:形容某项规定、文件、条约等流于形式,毫无实际效用。 提醒人们要重视实际行动和效果,避免空谈和形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