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仁不义的解释
形容一个人做事不讲仁爱,不讲道义,品行恶劣。
出处
1.
宋·朱熹《朱子语类·大学三》:“害人与穿窬,因为不仁不义。”2.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不仁不义,无道之君也。'寓意
提醒人们要讲求仁爱和道义,勿做不道德之事。
列子
1.
他为了自己的利益,竟然做出不仁不义的事情,令人失望。2.
小明因为不仁不义的行为被大家孤立了。3.
这种不仁不义的行为在我们社区是绝对不被接受的。4.
他不仁不义地对待自己的亲人,实在令人寒心。5.
在故事中,坏人总是因为不仁不义而受到惩罚。6.
窥若辈之倒行逆施,是直欲陷吾元首于~之中。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十五回不仁不义的翻译
德语
ungerecht und unmenschlich
日语
不仁不義
法语
injuste et inhumain
英语
unjust and inhumane
不仁不义的字意分解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rén
1:(会意。从人,从二。右边的二是重文。本义:博爱,人与人相互亲爱)。
2: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孔子以之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
3:有德者之称。
4:旧指有仁德的人。
5:指事物中有恩于万物生育者,古代常与五行等相配。
6:完美的道德。
7:仁政。
8:恩惠。
9:同情, 怜悯。
10:人。
11:古县名。
12:水名。
13:等于8尺(一说7尺,也有说5.6尺或4尺的)的中国古代长度单位
14:温润。
15:亲爱。
16:同情;怜悯。
17:思念。
18:姓。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yí
1:(“仪”的古字)。
2:仪容;状貌。
yì
1:(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2:同本义。
3:情谊。
4:意义;意思。
5:名义上的。
6:善;美。
7:姓。

不仁不义,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ù rén bù yì)。abac式组合,不仁不义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做事不讲仁爱,不讲道义,品行恶劣。 提醒人们要讲求仁爱和道义,勿做不道德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