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仁大义 dà rén dà yì

abac式
拼音dà rén dà yì
注音ㄉㄚㄉㄚㄖㄣˊㄉㄚㄉㄚㄧˊ
繁体大大仁大大義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大仁大义的解释
形容人胸怀宽广,品德高尚,具有大仁大义的精神。
出处

1.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4回:“日行十里,不思进取江陵,甘与同败,此也大仁大义也。”

2.

出自《三国演义》,曹操评价刘备时说:“此人有大仁大义,必成大事。”
寓意
强调人应具有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品德,鼓励人们在生活中践行仁爱与正义。
列子

1.

他总是乐于助人,体现出大仁大义的精神。

2.

在朋友遇到困难时,他展现出大仁大义的品质,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3.

她在大仁大义的感召下,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4.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英雄往往具有大仁大义的胸怀。

5.

面对灾难,他的大仁大义让大家深受感动。

6.

尤其是赦免勾践的~的决断,全部刻在碑上,叫它与乾坤同存。 ★郭沫若《胆剑篇》

大仁大义的翻译
德语
großherzig und gerecht
日语
大仁大義
法语
magnanime et juste
英语
magnanimous and righteous
大仁大义的字意分解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2: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3: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
4:重要,重大。
5:德高望重的。
6:超过一般。
7:学识渊博的。
8:规模大。
9:性质严重。
10:达到很广范围或很高程度,大肆。
11:很,太,非常。
12:大人。
13:大小。
14:长大。
15:超过。
16:姓。
dài
1:“大夫”、“大王”。
2:世代。
rén
1:(会意。从人,从二。右边的二是重文。本义:博爱,人与人相互亲爱)。
2: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孔子以之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
3:有德者之称。
4:旧指有仁德的人。
5:指事物中有恩于万物生育者,古代常与五行等相配。
6:完美的道德。
7:仁政。
8:恩惠。
9:同情, 怜悯。
10:人。
11:古县名。
12:水名。
13:等于8尺(一说7尺,也有说5.6尺或4尺的)的中国古代长度单位
14:温润。
15:亲爱。
16:同情;怜悯。
17:思念。
18:姓。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2: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3: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
4:重要,重大。
5:德高望重的。
6:超过一般。
7:学识渊博的。
8:规模大。
9:性质严重。
10:达到很广范围或很高程度,大肆。
11:很,太,非常。
12:大人。
13:大小。
14:长大。
15:超过。
16:姓。
dài
1:“大夫”、“大王”。
2:世代。
1:(“仪”的古字)。
2:仪容;状貌。
1:(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2:同本义。
3:情谊。
4:意义;意思。
5:名义上的。
6:善;美。
7:姓。

大仁大义,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dà rén dà yì)。abac式组合,大仁大义意思是:形容人胸怀宽广,品德高尚,具有大仁大义的精神。 强调人应具有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品德,鼓励人们在生活中践行仁爱与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