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的解释
比喻不主动采取措施,而只寄希望于侥幸的成功,含有贬义。
出处
1.
《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2.
出自《汉书·董仲舒传》,原意是指宋国人守着树桩等待兔子撞死。寓意
告诫人们不要寄希望于侥幸,而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成功。
列子
1.
小明总是守株待兔,希望考试时能碰巧遇到自己背过的题目,结果成绩很不理想。2.
他整天守株待兔,等待机会上门,结果事业毫无进展。3.
老张指望守株待兔来解决生活问题,结果一事无成。4.
小李不愿意努力工作,只想守株待兔,结果被公司辞退了。5.
她总是幻想守株待兔来实现梦想,结果一无所获。6.
吾料兄必定出身报国,岂是~之辈。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四守株待兔的翻译
德语
auf Kaninchen warten, die gegen den Baumstumpf rennen
日语
木の株を守って兎を待つ
法语
attendre que les lapins se jettent sur le tronc
英语
wait for rabbits by the stump
守株待兔的字意分解
shǒu
1:(会意。从宀,从寸。宀表示房屋;寸是法度。合起来表示掌管法度。本义:官吏的职责,职守)。
2:同本义。
3:节操;操守。
4:秦代郡的长官名,汉代更名太守。后时作州、府地方长官的省称。被委任在某一方或某一区域负责实施法律或管理的政府主要官员。
5:州郡地方政府所在地。
6:遵守;奉行。
7:坚持,保持;保守。
8:看守,看管。
9:保卫;防守,与“攻”相对。
10:掌管。
11:收捕。
12:请求。
13:守侯;守护。
14:做郡的知州。
zhū
1:(形声。从木,朱声。本义:露出地面的树根)。
2:同本义。
3:又。
4:又。
5:泛指草木。
6:植根。
dài
1:(形声。从彳(chì),寺声。本义:等待,等候)。
2:同本义。
3: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对待。
4:招待。
5:需要。
6:将,要(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
7:防备。
8:依靠。
9:容,让。
10:要是,如果。
dāi
1:[口语]暂时停留,逗留,迟延
2:[口语]无目的地消磨时间或在某处逗留
tù
1:(象形。象踞后其尾形。本义:哺乳类动物,通称兔子)。
2:同本义。
3:古代车制 。舆下方木,伏于毂上轴内两旁,用以承舆者。名优兔,省称为兔。

守株待兔,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shǒu zhū dài tù)。abac式组合,守株待兔意思是:比喻不主动采取措施,而只寄希望于侥幸的成功,含有贬义。 告诫人们不要寄希望于侥幸,而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