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儿寡母 gū ér guǎ mǔ

abcd式
拼音gū ér guǎ mǔ
注音ㄍㄨㄦˊㄍㄨㄚˇㄇㄨˇ
繁体孤兒寡母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孤儿寡母的解释
形容家庭中只有孤儿和寡母,生活艰难,值得同情。
出处

1.

《晋书·石勒载记》:“大丈夫行事,当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终不能如曹孟德、司马仲达父子,欺他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

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文为“项梁为天下唱,诸孤寡穷困者皆归之”。
寓意
提醒人们关注和帮助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体现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
列子

1.

邻居家是孤儿寡母,生活十分艰辛,我们应该多给予帮助。

2.

她自小就是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吃了很多苦。

3.

这个家庭自从父亲去世后,就成了孤儿寡母,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4.

村里那户孤儿寡母的人家,靠着邻居们的帮助才勉强度日。

5.

他一直记得小时候家里的孤儿寡母生活,深知生活的艰辛。

6.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39章:“对于~来说,没有什么能比得上一个男人的关怀更重要了……”

孤儿寡母的翻译
德语
Waise und Witwe
日语
孤児と寡婦
法语
orphelin et veuve
英语
orphan and widow
孤儿寡母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子,瓜声。本义:幼年丧父,即孤儿)。
2:同本义。
3:古代王侯的自称。
4:单独;孤独。
5:孤高。
6:独特。
7:负,负恩,背弃恩德。
8:狐立于。
ér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2:同本义。
3:父母对儿子的称呼。
4:我。
5:子女对父母的自称。
6:古代年轻女子的自称。
7:弟对兄的自称。
8:自己的 用于古代妇女称自己丈夫。
9:儿化。汉语后缀的“儿”不自成音节,而和前面一个音节合在一起构成带卷舌韵母r的音节。
10:多用作名词后缀 表示小。如:盆儿;棍儿;小猫儿;小车儿 表示词性变化。动词名词化,如:唱儿;逗笑儿。形容词名词化,如:亮儿;零碎儿 表示具体事物抽象化。如:口儿;门儿;根儿 表示词义变化。如:白面儿(海洛因);老家儿(对人称自己或别人的父母)。
11:形容词后缀。如邵雍《首尾吟》:“天听虽高只些子,人情想去没多儿。”。
guǎ
1:少;缺少。
2:孤独;孤单。
3:倒霉;不吉利。
4:淡而无味。
5:寡妇,丈夫死去后还未再嫁的女人。
6:(会意。金文字形,从“宀”(mián),从“页”(xié),是一个人独处屋下的形象。本义:古代妇人丧夫,男子无妻或丧偶,都叫寡)。
7:同本义。
8:减少。
9:舍弃。
10:丧失配偶。
11:后渐以专指妇人丧夫。
12:古代王侯的谦称。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母亲有乳之形。本义:母亲)。
2:同本义。
3:本源。
4:女师。古时以妇道教子女的女教师。

孤儿寡母,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gū ér guǎ mǔ)。abcd式组合,孤儿寡母意思是:形容家庭中只有孤儿和寡母,生活艰难,值得同情。 提醒人们关注和帮助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体现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