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徒四壁 jiā tú sì bì

abcd式
拼音jiā tú sì bì
注音ㄍㄨㄊㄨˊㄙˋㄅㄧˋ
繁体傢徒四壁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家徒四壁的解释
形容家里非常贫穷,仅有四面墙壁,没有任何家具或财物。
出处

1.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2.

出自《后汉书·陈蕃传》,原句为'家无余财,室无兼金,箪食瓢饮,晏如也',后演变成'家徒四壁'。
寓意
提醒人们要珍惜现有生活,同时激励人们在困境中保持乐观。
列子

1.

他的家中除了几件破旧的家具外,真是家徒四壁。

2.

经历了那场灾难后,他们一家人只能在家徒四壁的环境中艰难度日。

3.

他从小在家徒四壁的环境中长大,但依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

4.

朋友说起他现在的状况,真是家徒四壁,连基本的生活用品都没有。

5.

虽然家徒四壁,但他们一家人的感情却非常融洽。

6.

他已穷到~,身无分文的地步了。

家徒四壁的翻译
德语
nackte Wände
日语
家徒四壁
法语
quatre murs nus
英语
bare walls
家徒四壁的字意分解
jiā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宀”(mián),表示与室家有关,下面是“豕”,即猪。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人家的标志。本义:屋内,住所)。
2:同本义。
3:引申表示住宅、房屋。
4:家庭,人家。
5:指夫或妻。
6: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即卿大夫或卿大夫的采地食邑。
7:娘家。
8:学术或艺术流派。
9: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分的人。
10: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工作、担任某种职务的人。
11:指某一集团或某一方面 。 如: 三家条约。
12:家财,财产。
13:又如:分家;发家;家破人亡;抄家。
14:朝廷。
15:又如:汉家(即汉朝);随家(即隋朝);家历(皇朝的历数)。
16:都城。
17:帝王或太子。
18:又如:家吏(皇后或太子的官属)。
19:古代医书上指患某种病的人。
20:私家的,个人的 ,与“公”相对。
21:娶妻;成家。
22:安家;定居。
23:稼穑。种谷曰稼,收获曰穑。
1:
jie
1:词尾。
1:(形声。从辵(chuò),土声。本义:步行) 同本义。
2:步兵,兵卒(周代盛行车战,车上的兵称“甲士”,车后跟着步行的兵叫“徒”)。
3:徒党,同一类或同一派别的人。
4:服徭役的人。
5:门徒,弟子。
6:奴仆。
7:独,仅仅。
8:徒然,枉然。
9:姓。
1:(指事。甲骨文字形,象鼻子喘息呼气之形。本义:数目。三加一所得) 同本义。
2:。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
3:古代一车四马称“驷”。
1:(形声。从土,辟声。本义:墙壁)。
2:同本义。
3:军营;军营的围墙。
4:陡峭的山崖。
5:二十八宿之一,是北方七宿之一。
6:边,面。
7:驻扎。

家徒四壁,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jiā tú sì bì)。abcd式组合,家徒四壁意思是:形容家里非常贫穷,仅有四面墙壁,没有任何家具或财物。 提醒人们要珍惜现有生活,同时激励人们在困境中保持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