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之盟的解释
指的是秦国与晋国之间的结盟关系,常用来比喻两大势力或家族之间的联姻或结盟。
出处
1.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小梅》:“年伯黄先生,位尊德重,求使主秦晋之盟,则唯命是听。”2.
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记载了秦晋两国之间的多次结盟行为。寓意
强调通过联姻或结盟来增强力量和巩固关系的重要性。
列子
1.
为了加强两家企业的合作,公司高层决定效仿秦晋之盟,达成战略合作协议。2.
在亲友的见证下,两对新人喜结连理,亲友们戏称这是现代版的秦晋之盟。3.
为了促进两校之间的交流,校长们决定签署一份类似秦晋之盟的合作协议。4.
为了庆祝两家百年老店的合作,双方举行了盛大的仪式,称之为秦晋之盟。5.
为了增进两大社团之间的友谊,社团领导决定举行一场类似秦晋之盟的联谊活动。6.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小梅》:“年伯黄先生,位尊德重,求使主~,则唯命是听。”秦晋之盟的翻译
德语
das Bündnis von Qin und Jin
日语
秦晋の同盟
法语
l'alliance de Qin et Jin
英语
the alliance of Qin and Jin
秦晋之盟的字意分解
qín
1:(会意。从禾,从舂省。本义:禾名。假借为专名用字)。
2:秦,部落名 。嬴姓。相传是伯益的后代。
3:古国名 。秦襄公始立国,孝公时,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定都咸阳。
4:朝代名(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是由周朝的秦国(在今陕西甘肃一带)统一全中国后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朝代。
5:汉时西域诸国沿称中国为秦。
6:蝉的一种。螓首。
jìn
1:(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指追着太阳一直前进。本义:上进)。
2:进。
3:晋升。提高地位、级别或荣誉。
4:低,俯。
5:周代诸侯国名 。周成王封弟叔虞于唐,叔虞子燮父改国号为晋,春秋时居有今山西省大部与河北省西南地区,地跨黄河两岸。后被其大夫韩、赵、魏所分而亡。
6:朝代名。
7: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65—316年),共四帝,为前赵所灭。
8:司马睿即位建康,保有江南之地,史称东晋(公元317—420年),共十一帝,为刘裕所取代。
9:五代时,石敬瑭灭后唐称帝,国号晋,都洛阳,史称后晋(公元936—946年)。
10:水名 。源出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悬瓮山,分北、中、南三渠,东流入汾河。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mé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象个盘盂,中间放着牛耳。古代盟会要割牲歃(shà)血,主盟人手执牛耳,掘穴埋牲。本义:在神前发誓结盟)。
2:同本义。
3:个人向天发誓,永不变心。
4:盟约;誓辞。

秦晋之盟,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qín jìn zhī méng)。abac式组合,秦晋之盟意思是:指的是秦国与晋国之间的结盟关系,常用来比喻两大势力或家族之间的联姻或结盟。 强调通过联姻或结盟来增强力量和巩固关系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