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者云集 yìng zhě yún jí

abcd式
拼音yìng zhě yún jí
注音ㄧㄥˋㄓㄜˇㄩㄣˊㄐㄧˊ
繁体應者雲集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应者云集的解释
形容响应者众多,纷纷聚集而来。
出处

1.

鲁迅《“呐喊”自序》:“因为这经验使我反省,看见自己了:就是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2.

出自《论语·子路》,原文为“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自士大夫出,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后演变成“应者云集”一词,形容响应者众多。
寓意
表达对某事物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响应,体现团结和热情。
列子

1.

新开的游乐园活动一经发布,应者云集,场面非常热闹。

2.

慈善晚会上,爱心人士应者云集,慷慨解囊。

3.

社区组织的环保活动,应者云集,大家都积极参与。

4.

读书会一经宣布,应者云集,许多爱书人士都赶来参加。

5.

艺术展览的开幕式,应者云集,吸引了大量艺术爱好者。

应者云集的翻译
德语
die Leute strömten herbei, um zu antworten
日语
応募者が雲集する
法语
les gens se sont précipités pour répondre
英语
people flocked to respond
应者云集的字意分解
yīng
1:应当,应该。
2:答应,允许。
3:所有;全部。
4:古国名 ,故址在今河南省鲁山县东。
yìng
1:应和,响应。
2:受;接受。
3:符合;适应;顺应。
4:应付;对付。
5:感应;应验。
6:对敌方回击、迎击。
7:许配。
zhě
1:(《说文》:“别事词也。相当于“这”)。
2:同本义。
3:用在形容词、动词、动词词组或主谓词组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用以指代人、事、物。
4:指代人。
5:指代事或物。
6:用在数词之后,指代上文所说的几种人或几件事。
7:用在表时间的名词后面,表示停顿。
8: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9:用于名词之后,标明语音上的停顿,并引出下文,常表示判断。
10:用在句末表示语气完毕。
11:用在句末,与疑问词相配合表示疑问。
12:表示祈使语气。
13:表示商榷。
14:表示比拟,相当于“…的样子”。
15:“者也”两个语气词连用,起加强语气的作用,语气重点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也”在这里强调了肯定的语气。
16:轻狂。
17:虚假,不老实。
18:(zhū)。众多。
19:假借,借口。
yún
1:(象形。《说文》:古文字形。象云回转形。“雲”为会意字,从雨,从云。本义:云彩。这个意义后作“雲”)。
2:同本义。
3:大气中的水蒸气,凝聚而成小水滴或水粒,或与雨共存时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做云。
4:比喻轻柔舒卷如云之物。
5:借指高空。
6:云南省的简称。
7:比喻盛多。
8:比喻高。
9:说。
10:有。
11:为,是。
12:旋。
13:无实在意义。
14:如此;这样。
15:姓。
1:同本义。
2:引申为停留。
3:集合;聚集;收集。
4:依就。
5:至;遭受。
6:成功。
7:召集。
8:
9:和协,安抚。
10:安定。
11:集子,诗文的汇集。
12:集镇,市镇。
13:集部,中国图书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把诗文等作品列为集部。
14:中国古州名 。北魏废帝三年(公元554年)改东巴州置。取东北集川水为名,寄治梁州(今陕西省汉中市)。
15:姓。

应者云集,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ìng zhě yún jí)。abcd式组合,应者云集意思是:形容响应者众多,纷纷聚集而来。 表达对某事物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响应,体现团结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