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拥而至 fēng yǒng ér zhì

abcd式
拼音fēng yǒng ér zhì
注音ㄈㄥㄩㄥㄦˊㄓˋ
繁体蜂擁而至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蜂拥而至的解释
形容许多人或事物迅速聚集而来,场面热闹而混乱。
出处

1.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六回:“徐承志等他去远,刚要回船,前面尘头滚滚,喊声渐近,又来许多草寇。个个头戴浩然巾,手机器械,蜂拥而至。”

2.

出自《晋书·刘琨传》,原文为“蜂拥而至,势不可当”。
寓意
描述人群或事物的快速聚集,强调数量多和速度快。
列子

1.

周末的市场上,顾客们蜂拥而至,场面十分热闹。

2.

新开张的商店,顾客蜂拥而至,柜台前排起了长队。

3.

电影首映式上,粉丝们蜂拥而至,希望能一睹明星风采。

4.

公园里,游客们蜂拥而至,争相观赏盛开的樱花。

5.

节日庆典上,人们蜂拥而至,享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6.

该处七哨匪徒,不下数十万人,每聚众时,用牛角一吹,无不~。 ★清·林则徐《筹办永昌哨匪起程日期折》

蜂拥而至的翻译
德语
strömen zu
日语
殺到する
法语
se précipiter vers
英语
flock to
蜂拥而至的字意分解
fēng
1:(形声。从虫,夆(fēng)声。本义:蜂,一种昆虫。有蜜蜂、胡蜂、细腰蜂等。特指“蜜蜂”)。
2:同本义。
3:比喻众多成群。
4:兵器的尖端。引申为锐势,势头。
yōng
1:(形声。从手,雍声。本义:抱)。
2:同本义。
3:簇拥。
4:环抱。
5:持;执持。
6:聚集。
7:拥挤。
8:裹。
9:阻塞。
10:遮盖。
11:占有。
12:又如:拥蹲(占有权位);拥制(控制);拥兵(掌握、聚集军队)。
ér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7:表示假设关系。
8: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9:你;你的。
10:这样,此。
1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1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13: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14: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15:如,好象。
néng
1:
2:才能。
3:能够。
zhì
1:(象形。从一,一犹地,指事,不去而下来。古文从土,上亦象飞下之形。尾上首下。本义:到来,到达)。
2:同本义(上古时期多用“至”,中古时期多用“到”)。
3:来;去。
4:形容事物的尽善尽美。犹言最好、最高、最大。
5:深。
6:得当;恰当。
7:真挚;诚挚。
8:周到。
9:大。
10:极;最。
11:一定;必。
12:竟,竟然。
13:夏至、冬至的简称。
14:至道。道家多以指最玄妙精深的道理。
15:道德高尚的人;圣人。
16:准则。
17:乃;乃至;以至。
18:至于,甚至于 ——用于说完一事时,又另外提出一事。转折相连。
19:到…时候。

蜂拥而至,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fēng yǒng ér zhì)。abcd式组合,蜂拥而至意思是:形容许多人或事物迅速聚集而来,场面热闹而混乱。 描述人群或事物的快速聚集,强调数量多和速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