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有其表的解释
指人或事物只有外表好看,实际上空洞无物,没有实际内容。
出处
1.
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嵩既成,上掷其草于地,曰:‘虚有其表耳。’”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句为“徒有其表,空无一物”。寓意
提醒人们不要只看表面,要注重内在的实际价值。
列子
1.
这个新来的员工虽然外表光鲜,但工作能力差,真是徒有其表。2.
这件艺术品看起来很精美,但仔细研究后发现徒有其表。3.
他虽然长得帅气,但性格和能力都很差,真是徒有其表。4.
这个项目看起来很宏伟,但实际上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徒有其表。5.
她虽然穿着名牌,但言谈举止却很粗俗,真是徒有其表。6.
“金漆饭桶”,大约说~,面子上好看,其实内骨子一无所有。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七回徒有其表的翻译
德语
nur Fassade
日语
外見だけ立派
法语
tout en façade
英语
all show and no substance
徒有其表的字意分解
tú
1:(形声。从辵(chuò),土声。本义:步行) 同本义。
2:步兵,兵卒(周代盛行车战,车上的兵称“甲士”,车后跟着步行的兵叫“徒”)。
3:徒党,同一类或同一派别的人。
4:服徭役的人。
5:门徒,弟子。
6:奴仆。
7:独,仅仅。
8:徒然,枉然。
9:姓。
yǒu
1:(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义:具有,与“无”相对)。
2:同本义。
3:存在。
4:取得,获得,占有。
5:相当于“或”。或许。
6:附着在动词、名词、形容词前,相当于词缀,无实际意义。
yòu
1:
jī
1:周年。
qí
1:期限。
2:(形声。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jī),变成“其”。(jī)本义:簸箕。今字作“箕”。“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
3:彼、他。
4:它。
5:他的。
6:根据情况所指的、提到的或认为的那个。
7:也许;大概。
8:表示祈使。当,可。
9:将,将要。
10:表示诘问
11:极,甚。
12:如果,假设。
13:或许;大概。
14:还是。表选择。
15:又。
16:用作语助。
17:附着于形容词前、后,起加强形容的作用。
18:句中助词,无义,只增加一个音节。
19:又。
20:姓。
biǎo
1:(会意。从毛,从衣,“毛”又兼作声符。小篆字形,衣字中间加个毛字。古人穿皮衣,毛朝外面,所以“表”从“毛”。本义:外衣)。
2:同本义。
3:外面(与“里”相对)。
4:外表,外貌。
5:表率,榜样。
6:表帜,标志。
7:给皇帝上的奏章。
8:表格。
9:作标记的木柱。
10:直立于地面,用以测日影的标杆。
11:石碑。
12:表彰,显扬。
13:设立标记;标出,标明。
14:表白。
15:启奏,上表章给皇帝。
16:姓。

徒有其表,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tú yǒu qí biǎo)。abcd式组合,徒有其表意思是:指人或事物只有外表好看,实际上空洞无物,没有实际内容。 提醒人们不要只看表面,要注重内在的实际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