恸哭流涕 tòng kū liú tì

abac式
拼音tòng kū liú tì
注音ㄊㄨㄥˋㄎㄨㄌㄧㄡˊㄊㄧˋ
繁体慟哭流涕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恸哭流涕的解释
形容极度悲伤哭泣得非常厉害的样子,流泪不止,泣不成声。
出处

1.

宋·陈亮《祭朱寿之文》:“今子之死,乃独有感于余心而兴不幸之叹,至于恸哭流涕不能自已。”

2.

出自《礼记·檀弓上》:'恸哭,尽哀以送之。'
寓意
表达极度悲伤的情感,强调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无奈。
列子

1.

听到噩耗,他恸哭流涕,无法自已。

2.

在亲人的葬礼上,她恸哭流涕,悲痛欲绝。

3.

电影中的悲情片段让观众恸哭流涕。

4.

听到孩子的死讯,父母恸哭流涕,无法接受现实。

5.

当年的离别,他恸哭流涕,泪水浸湿了衣襟。

6.

读之自然~,又不待以痛哭流涕自言也。 ★明·李贽《焚书·李中丞奏议序》

恸哭流涕的翻译
德语
bitterlich weinen
日语
慟哭流涕
法语
pleurer amèrement
英语
weep bitterly
恸哭流涕的字意分解
tòng
1:(形声。从心,动声。本义:大哭) 同本义。
2:极其悲痛。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xuān),表示号呼;中间象一人擗踊的样子。本义:悲痛出声,声泪俱下)。
2:同本义(有声有泪)。
3:吊唁,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
4:歌。
liú
1:(会意。本义:水流动)。
2:同本义。
3:顺水漂流。
4:漂没;移动不定;流浪。
5:传布;扩散。
6:放逐,流放,古代五刑之一。
7:停留,停止。
8:求取。
9:河川;江河的流水。
10:流派;派别。
11:品类;等级。
1:(形声。从水,弟声。先秦时期,“涕”指眼泪,后来出现了“泪”,两字就同义并用了。本义:眼泪)。
2:同本义。
3:鼻涕。
4:痰。
5:流泪;哭泣。

恸哭流涕,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tòng kū liú tì)。abac式组合,恸哭流涕意思是:形容极度悲伤哭泣得非常厉害的样子,流泪不止,泣不成声。 表达极度悲伤的情感,强调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