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口蛇心的解释
形容人表面上说好听的话,实际上心怀不 Track。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
出处
1.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诸佛出世,打劫杀人,祖师西来,吹风放火,古今善知识佛口蛇心,天下衲僧自投笼槛。”2.
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原句为'言伪而辩,佛口蛇心',用来形容吕蒙的口才好但心术不正。寓意
警示人们要提防那些表里不一、口是心非的人,强调诚信的重要性。
列子
1.
他总是对人说一些好听的话,但实际上却在背后搞小动作,真是个佛口蛇心的人。2.
这个同事表面上对你很友好,但实际上却在竞争中使坏,真是个佛口蛇心的人。3.
她在公司里总是表现得对大家很好,但实际上却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真是佛口蛇心。4.
这个朋友总是对你甜言蜜语,但实际上却在利用你,真是个佛口蛇心的人。5.
他虽然在公开场合对你赞不绝口,但私下里却在诋毁你,真是个佛口蛇心的人。6.
我面貌虽丑,心地却是善良,不似你~。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十回佛口蛇心的翻译
德语
honigsüße Worte und ein Herz wie eine Schlange
日语
仏の口、蛇の心
法语
paroles mielleuses et cœur de serpent
英语
honeyed words with a serpent's heart
佛口蛇心的字意分解
fó
1:梵文 Buddha音译“佛陀”的简称 。意译为“觉者”、“知者”、“觉”。觉有三义: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据称,凡夫缺此三项,声闻、缘觉缺后二项,菩萨缺最后一项,只有佛才三项俱全。小乘讲的“佛”,一般是用作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大乘除指释迦牟尼外, 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宣称三世十方,到处有佛。
2:佛教。
3:佛像。
4:比喻慈悲的人。
5:佛经。
fú
1:违背。
2:——见“仿佛”(fǎngfú)。
kǒu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3:出入通过的地方。
4:又。
5:又。
6:口才。
7:刃,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
8:用于某些物品、家畜及人等。
xīn
1:(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同本义。
3:内心。
4: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5:思想。
6:中心,中央。
7:又。

佛口蛇心,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fó kǒu shé xīn)。abcd式组合,佛口蛇心意思是:形容人表面上说好听的话,实际上心怀不 Track。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 警示人们要提防那些表里不一、口是心非的人,强调诚信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