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之主的解释
形容一个国家或政权的统治者因为治理不当或其他原因导致国家灭亡。
出处
1.
《吕氏春秋·谨听》:“亡国之主反此,乃自贤而少人。”2.
出自《左传·昭公十三年》:'亡国之主,何以能兴?'寓意
提醒人们要吸取历史教训,避免因统治者的失误导致国家覆灭。
列子
1.
小说中的反派角色被描绘成一个亡国之主,最终导致了国家的覆灭。2.
历史课上,老师讲到某个亡国之主的故事,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3.
这个游戏的最终Boss被设定为一个亡国之主,玩家需要击败他来拯救王国。4.
在影视剧中,演员通过细腻的表演,成功塑造了一个亡国之主的形象。5.
历史书中记载了许多亡国之主的例子,作为后人的警示。6.
至于“毅宗”,则是崇祯帝的庙号,~,更不可用。 ★高阳《慈禧全传》四十亡国之主的翻译
德语
Herrscher eines zum Untergang verurteilten Landes
日语
亡国の主
法语
souverain d'un pays condamné
英语
ruler of a doomed nation
亡国之主的字意分解
wáng
1:(会意。小篆字从入,从乚。“入”是人字。乚(yǐn)隐蔽。合起来表示人到隐蔽处。本义:逃离,出走)。
2:同本义。
3:死。
4:丢失;丧失。
5:灭亡。
6:外出;出门。
7:沉迷于宴饮。
8:
9:过去。
wú
1:古同“无”。
2:没有。
3:副词,通“毋”可译为“不”、“不要”等,表示否定。
guó
1:(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2: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3:国都,一国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又称国城,国邑。
4:国家。
5:古代王、侯的封地。
6:部落。
7:地方。
8:家乡。
9:姓。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zhǔ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点燃的火把。下面是木材。“主”是“炷”的本字。小篆字形从上往下依次为:火焰、油盏、灯台、灯座。本义:灯心)。
2:同本义 。油灯上用来点火的灯草、纱、线等
3:君主 。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4:又。
5:指立国一方的国君。旧史家以正统为帝,偏安为主 。如朱熹《资治通鉴纲目》以蜀为正统,故称“蜀”为“帝”,魏、吴为主。
6:公主的简称。
7:主人;东道主。
8:控制者,支配者,财产或权力的所有者。
9:长官;首脑,首长。
10:家长;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11:事主,指当事人。
12:事物的根本。
13:又。
14:死人的牌位。
15:上帝。
16:真主 。伊斯兰教教徒对其所信仰的主神的称呼。
17:主持;掌管。
18:支持,提倡,主张。
19:寄住在。
20:注重。
21:保持。
22:主持婚约。
23:预示。
24:存心;萌生。
25:姓。
zhù
1:件,桩。
2:灌入

亡国之主,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wáng guó zhī zhǔ)。abcd式组合,亡国之主意思是:形容一个国家或政权的统治者因为治理不当或其他原因导致国家灭亡。 提醒人们要吸取历史教训,避免因统治者的失误导致国家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