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之音的解释
指导致国家灭亡的声音或言论,常用来形容具有破坏性或危害性的言论或行为。
出处
1.
《礼记·乐记》:“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又:“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史记·乐书》:“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2.
出自《左传·成公二年》,原指郑国的乐师师旷所奏的音乐,因其过于哀伤而被认为是亡国的预兆。寓意
提醒人们要警惕具有破坏性或危害性的言论,防止其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列子
1.
听到这些负面的言论,他不禁感叹这是亡国之音。2.
小说中描写了一个邪恶的政客,其言论被称为亡国之音。3.
他警告大家不要轻信那些散布恐慌的言论,称其为亡国之音。4.
在历史课上,老师讲到某些朝代的灭亡时,提到了亡国之音的危害。5.
面对网络上的谣言,他提醒朋友们要警惕亡国之音。6.
卿勿为~,使人悒悒。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林四娘》亡国之音的翻译
德语
Klang eines untergehenden Landes
日语
亡国の音
法语
son de la nation en péril
英语
sound of a doomed nation
亡国之音的字意分解
wáng
1:(会意。小篆字从入,从乚。“入”是人字。乚(yǐn)隐蔽。合起来表示人到隐蔽处。本义:逃离,出走)。
2:同本义。
3:死。
4:丢失;丧失。
5:灭亡。
6:外出;出门。
7:沉迷于宴饮。
8:
9:过去。
wú
1:古同“无”。
2:没有。
3:副词,通“毋”可译为“不”、“不要”等,表示否定。
guó
1:(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2: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3:国都,一国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又称国城,国邑。
4:国家。
5:古代王、侯的封地。
6:部落。
7:地方。
8:家乡。
9:姓。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yīn
1:(指事。从言含一。甲骨文“言、音”互用,金文、小篆在“言中加一横,表示所发之音。本义:声音)。
2:同本义。
3:音乐。
4:字的音读。

亡国之音,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wáng guó zhī yīn)。abcd式组合,亡国之音意思是:指导致国家灭亡的声音或言论,常用来形容具有破坏性或危害性的言论或行为。 提醒人们要警惕具有破坏性或危害性的言论,防止其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