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龙卧虎 cáng lóng wò hǔ

abcd式
拼音cáng lóng wò hǔ
注音ㄘㄤˊㄌㄨㄥˊㄨㄛˋㄏㄨˋ
繁体藏龍舙虎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藏龙卧虎的解释
比喻人才隐匿在民间,尚未被发现。也指某地藏有许多未被发掘的人才或潜力。
出处

1.

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地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2.

出自清代小说《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且说孔明用计,赚了徐晃兵回,诸葛亮谓众将曰:‘徐晃虽是虎将,却被吾以奇计困之;彼军中必有智谋之士,若不早除,必为后患。’孔明曰:‘彼军中必有藏龙卧虎之士,吾当谨防之。’
寓意
提醒人们不要小看任何地方或人群,潜在的人才和力量可能就在其中。
列子

1.

这个小镇看似平静,但据说藏龙卧虎,不少隐居的高人就在此地。

2.

这个公司的员工虽然不多,但个个都是藏龙卧虎之才。

3.

比赛开始前,大家都以为对手很弱,结果发现对方队伍藏龙卧虎。

4.

虽然这个社区看起来普通,但里面藏龙卧虎,住着不少有才华的人。

5.

这个班级的学生虽然平时不引人注目,但考试成绩出来后才发现藏龙卧虎。

6.

在中州地面,四通八达,乃是~之地,英雄荟萃之区,非同小地方可比。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六章

藏龙卧虎的翻译
德语
ein verborgener Drache und ein kauernder Tiger
日语
臥虎蔵龍
法语
un dragon caché et un tigre accroupi
英语
a hidden dragon and a crouching tiger
藏龙卧虎的字意分解
cáng
1:(形声,臧声。本义:把谷物保藏起来)。
2:储积,收藏。
3:隐匿。
zàng
1:收藏财物的府库。
2:内脏
3:臟是后起的分别字,以别于“宝藏”的“藏”。
4:佛教或道教的经典的总称。
5:宝藏。
6:藏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于西藏和四川、青海、甘肃等省的部分地区。
lóng
1:(象形。甲骨文,象龙形。本义: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2:同本义。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
3:封建时代用龙作为皇帝的象征。
4:喻不凡之士,豪杰之士。
5:喻骏马。
6:姓。
1:(会意。从人臣。“臣”是竖立的眼睛。本义:人伏在几案上休息,眼睛呈竖立形)。
2:同本义。
3:躺;卧而不眠。
4:眠,睡。
5:倒伏;横陈。
6:燠,暖。
7:趴伏。
1:(象形。金文字形象以虎牙、虎纹为特征的虎形。本义:老虎)。
2:同本义 ,亚洲产的一种大型食肉类哺乳动物(Panthera tigris),在黄褐色的毛皮上有黑色横纹,尾长而无簇毛,有黑圈,下体大部白色,无鬣,典型的体形比狮子略大。
3:比喻残酷凶暴。
4:姓。
1:[方言] 虎不拉:比喜鹊稍大的一种鸟,性猛善鸣。

藏龙卧虎,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cáng lóng wò hǔ)。abcd式组合,藏龙卧虎意思是:比喻人才隐匿在民间,尚未被发现。也指某地藏有许多未被发掘的人才或潜力。 提醒人们不要小看任何地方或人群,潜在的人才和力量可能就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