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虎藏龙 wò hǔ cáng lóng

abcd式
拼音wò hǔ cáng lóng
注音ㄨㄛˋㄏㄨˋㄘㄤˊㄌㄨㄥˊ
繁体舙虎藏龍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卧虎藏龙的解释
比喻隐藏着未被发现的杰出人才或潜力。
出处

1.

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地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2.

元·无名氏《两世姻缘》第三折:'这墙里有卧虎藏龙的,怎敢轻易的去撞他。'
寓意
提醒人们不要轻易忽视他人的潜力和价值,鼓励发现和发掘人才。
列子

1.

这个小镇看似平凡,但里面卧虎藏龙,藏着许多未被发掘的人才。

2.

在公司的年会上,大家发现原来平时不显眼的同事卧虎藏龙,个个都有独特的才能。

3.

这个班级虽然成绩一般,但卧虎藏龙,许多学生在课外活动中表现出色。

4.

这个社区的居民卧虎藏龙,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展示他们的才艺。

5.

在棋社里,每个成员都卧虎藏龙,棋艺高超,让人惊叹。

6.

这所大学~,人才济济。

卧虎藏龙的翻译
德语
verborgene Drachen und lauernde Tiger
日语
臥虎蔵龍
法语
des tigres cachés et des dragons tapis
英语
hidden dragons and crouching tigers
卧虎藏龙的字意分解
1:(会意。从人臣。“臣”是竖立的眼睛。本义:人伏在几案上休息,眼睛呈竖立形)。
2:同本义。
3:躺;卧而不眠。
4:眠,睡。
5:倒伏;横陈。
6:燠,暖。
7:趴伏。
1:(象形。金文字形象以虎牙、虎纹为特征的虎形。本义:老虎)。
2:同本义 ,亚洲产的一种大型食肉类哺乳动物(Panthera tigris),在黄褐色的毛皮上有黑色横纹,尾长而无簇毛,有黑圈,下体大部白色,无鬣,典型的体形比狮子略大。
3:比喻残酷凶暴。
4:姓。
1:[方言] 虎不拉:比喜鹊稍大的一种鸟,性猛善鸣。
cáng
1:(形声,臧声。本义:把谷物保藏起来)。
2:储积,收藏。
3:隐匿。
zàng
1:收藏财物的府库。
2:内脏
3:臟是后起的分别字,以别于“宝藏”的“藏”。
4:佛教或道教的经典的总称。
5:宝藏。
6:藏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于西藏和四川、青海、甘肃等省的部分地区。
lóng
1:(象形。甲骨文,象龙形。本义: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2:同本义。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
3:封建时代用龙作为皇帝的象征。
4:喻不凡之士,豪杰之士。
5:喻骏马。
6:姓。

卧虎藏龙,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wò hǔ cáng lóng)。abcd式组合,卧虎藏龙意思是:比喻隐藏着未被发现的杰出人才或潜力。 提醒人们不要轻易忽视他人的潜力和价值,鼓励发现和发掘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