溘然长逝 kè rán cháng shì

abcd式
拼音kè rán cháng shì
注音ㄎㄜˋㄖㄢˊㄔㄤˊㄕˋ
繁体溘然長逝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 暴毙
  • 猝死
  • 惨死
溘然长逝的解释
形容人平静地死去,含有安详、自然的意思。
出处

1.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乃归未及一月,竟溘然长逝,年仅逾弱冠耳。”

2.

出自《礼记·曲礼上》,原文是'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在父母之侧,目不瞻,言不称,溘然长逝,后无音'。
寓意
表达对生命终结的自然和安详的接受,提醒人们珍惜生命。
列子

1.

他的爷爷在睡梦中溘然长逝,享年九十岁。

2.

她在医院里安静地溘然长逝,家人感到很安慰。

3.

老作家在家中溘然长逝,留下了许多经典作品。

4.

这位老艺术家在养老院里溘然长逝,享年八十五岁。

5.

他的父亲在平静中溘然长逝,家人为他举行了庄重的葬礼。

6.

延至十二月十五日,即~。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七章

溘然长逝的翻译
德语
friedlich entschlafen
日语
安らかに亡くなる
法语
décéder paisiblement
英语
pass away peacefully
溘然长逝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水,盍(hé)声。①本义:水流。②忽然) 突然地、忽然地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离骚》。
rán
1:(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2: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3:俗字作“燃”。
4:明白。
5:耀;照耀。
6:以为…对;同意。
7:形成。
8:宜;合适。
9:但是,然而。
10:于是。
11:是,对 假借为嘫。
12:如此,这样,那样。
13:用作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表示状态,有“如”的意义。
14: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比拟,有“…的样子”之意。常与“如”、“若”连用,有“如…一般”、“像…一样”之意。
15: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断定或决定,相当于古汉语的“焉”、“也”。
16:姓。
cháng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披长发之形,以具体表抽象,表示长短的“长”。本义:两点距离大)。
2:同本义。与“短”相对。
3:时间久。
4:遥远。
5:高;高大。
6:长度。
7:长处。
8:长久;永远。
9:长长地。
10:经常。
11:直直地。
12:顺利迅速地。
13:姓。
zhǎng
1:老,年高。
2:年长,年龄较大。
3:成年的,幼之反,成人曰长。
4:排行第一。
5:辈分大;居高位者。
6:生长;成长。
7:抚育;使…成长。
8:滋长,助长,增长。
9:崇尚。
10:做长官;为首领。
11:首领;君长;领袖;各种组织的位高者。
12:年纪较大的人。
13:姓。
shì
1:(形声。从辵(chuò),折声。本义:去;往)。
2:同本义。
3:死亡,去世。
4:表决心。
5:助词。无实义,起调整音节的作用。

溘然长逝,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kè rán cháng shì)。abcd式组合,溘然长逝意思是:形容人平静地死去,含有安详、自然的意思。 表达对生命终结的自然和安详的接受,提醒人们珍惜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