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若两人的解释
形容两个人的变化或表现判若两人,差异极大。
出处
1.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回:“须晓得柳知府于这交涉上头,本是何等通融、何等迁就;何以如今判若两人?”2.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曰:“吾请先贾罪。”于是,廉颇肉袒负荆,请罪于蔺相如。蔺相如亦不复有前嫌,两人遂成刎颈之交,判若两人。'寓意
提醒人们注意观察和理解他人的变化与成长。
列子
1.
自从参加了健身课程后,他的体型和精神面貌判若两人。2.
她在舞台上的表现和日常生活中判若两人,真是让人惊叹。3.
经过心理辅导后,孩子的性格判若两人,变得开朗多了。4.
他换了新发型后,整个人判若两人,朋友们都认不出来。5.
自从开始学习绘画,他的作品和以前判若两人,进步很大。6.
他与另三人作一献上之报告,毁左翼惟恐不至,和先前之激昂慷慨~。(《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判若两人的翻译
德语
wie zwei verschiedene Personen
日语
まるで別人
法语
comme deux personnes différentes
英语
like two different people
判若两人的字意分解
pàn
1:(形声兼会意。从刀,半声。从刀,表明其意义与刀有联系。“半”是把牛分开。本义:分,分开)。
2:同本义。
3:判决。
4:区别;分辨。
5:舍弃。
6:半。
rě
1:(bōrě):智慧(佛经用语)。
ruò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女人跪着,上面中间象头发,两边两只手在梳发,表示“顺从”。本义:顺从)。
2:同本义。
3:如同;像。
4:择菜。
5:引申为选择。
6:同,相当。
7:及;到。
8: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和反问句)。
9:诺,应允,后作“诺”。
10:对付,处置。
11:如此,这样。
12:你。
13:其;他的 ——用于他称。
14:这么;那么。用同“偌”。
15:假如;如果。
16:至于 。用在句首以引起下文。
17:或;或者。
18:与,和。
19:而。
20:禾秆皮。
21:香草名。
22:秦、汉时县名 。治所在今湖北省宜城县东南。
23:古水名 。即今雅砻江,为金沙江支流。源出青海,东南流经甘孜、新龙等县,到攀枝花市东北入金沙江。
24: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面,表示事物的状态。相当于“貌”、“样子”。
25:用于句首。
liǎng
1:(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2:同本义 16两为1斤。今市制折合国际单位制0。05千克,十钱一两,十两一斤。
3:双。用于鞋娄。
4:匹(长四丈)。
5:车一乘。
6:二。
7:双方;常用于相对的两个方面或成对的人或事物。
8:又。
9:表示不定数,多与“一”或“三”前后连用,义为少量。
10:同时兼具两方面,双方,两下里。
11:等同;比并。
rén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同本义。
3: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4:别人,他人。
5:民,百姓。
6:指成年人。
7:伴侣。
8:果仁
9:仁爱。
10:每人 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个。

判若两人,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pàn ruò liǎng rén)。abcd式组合,判若两人意思是:形容两个人的变化或表现判若两人,差异极大。 提醒人们注意观察和理解他人的变化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