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成冻 dī shuǐ chéng dòng

abac式
拼音dī shuǐ chéng dòng
注音ㄉㄧㄕㄨㄟˇㄔㄥˊㄉㄨㄥˋ
繁体滴水成凍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 烈日炎炎
  • 酷暑难当
  • 炎热难耐
滴水成冻的解释
形容天气寒冷,滴水即结冰的状态。
出处

1.

宋·钱易《南部新书》:“严冬冱寒,滴水成冻。”

2.

出自《诗经·邶风·北门》中的“北风其凉,雨雪其雱”,后世以“滴水成冰”或“滴水成冻”形容极寒天气。
寓意
描述极寒天气,提醒人们注意防寒保暖。
列子

1.

冬天到了,窗外的温度低得滴水成冻。

2.

山里天气寒冷,河面上的水滴水成冻。

3.

早晨起来,院子里的水缸已经滴水成冻了。

4.

在北方的冬季,常常能看到滴水成冻的景象。

5.

严寒的夜晚,露天的水管都滴水成冻了。

滴水成冻的翻译
德语
eiskalt
日语
凍てつく
法语
glacial
英语
freezing cold
滴水成冻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水,啇(dí)声。本义:液体一点一点落下来。成语:滴水成冰) 同本义。
2:水点;点点下落的液体 。如:水滴;雨滴。也用以形容像水滴那样圆的物体。如:滴子(垂珠)。
3:多用于颗粒状滴下的液体。
shuǐ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2:同本义。
3:特指河流。
4:泛指一切水域。
5:大水;水灾。
6:五行之一。
7:额外收入或附加费用。又“发水”就是“发财”。
8:指水军。
9:水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居住在贵州省。
10:泅水,游泳。
11:用水测平。
12:姓。
ché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2:同本义。
3:变成;成为。
4:形成。
5:事物生长到一定的状态;长成。
6:树立。
7:平定;讲和。
8:成功。
dòng
1:(形声。从仌(bīng),东声。本义:结冰)。
2:同本义。
3:受冻;感到寒冷。
4:厚冰。
5:寒冷,受冷或感到冷。
6:水晶般的,形容像冰一般晶莹润泽的。
7:姓。

滴水成冻,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dī shuǐ chéng dòng)。abac式组合,滴水成冻意思是:形容天气寒冷,滴水即结冰的状态。 描述极寒天气,提醒人们注意防寒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