嗔拳不打笑面 chēn quán bù dǎ xiào miàn

abac式
拼音chēn quán bù dǎ xiào miàn
注音ㄔㄣㄑㄩㄢˊㄅㄨˋㄉㄚˊㄒㄧㄠˋㄇㄧㄢˋ
繁体嗔拳不打笑麵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嗔拳不打笑面的解释
意为愤怒的人不会打笑脸迎人的朋友,强调宽容和忍让的重要性。
出处

1.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96回:“自古嗔拳不打笑面,他又不曾伤犯着你,你有钱看平日相交与他些,没钱罢了,如何只顾打他?”

2.

出自明代冯梦龙的《醒世恒言》,原句为“嗔拳不打笑面,怒目不看低头”,表达了对宽容与忍让的赞美。
寓意
倡导宽容和忍让,提醒人们在面对冲突时保持理性和宽容。
列子

1.

小明和小刚虽然吵过架,但小刚看到小明笑脸相迎时,嗔拳不打笑面,两人又和好了。

2.

虽然同事之间有过误会,但当一方主动示好时,大家都明白嗔拳不打笑面,继续友好相处。

3.

面对朋友的无心之失,小丽选择了原谅,因为她知道嗔拳不打笑面。

4.

在家庭聚会上,弟弟因为小事发脾气,但看到姐姐的笑脸,嗔拳不打笑面,气消了。

5.

当邻居因为噪音问题来找麻烦时,看到对方的歉意笑容,我选择了嗔拳不打笑面,不再计较。

6.

~”,你何必跟他一般见识呢 ★常言道

嗔拳不打笑面的翻译
德语
Man schlägt kein lachendes Gesicht mit einer wütenden Faust.
日语
怒りの拳は笑顔を打たない
法语
On ne frappe pas un visage souriant avec un poing en colère.
英语
One does not strike a smiling face with an angry fist.
嗔拳不打笑面的字意分解
chēn
1:(形声。从口,真声。本义:发怒;生气)。
2:同本义。也作“謓”。
tián
1:(形声。从口,真声。本义:盛大。同“阗”) 同“阗”。盛大。
quán
1:(形声。夲义:紧握的手。俗称拳头)。
2:同本义。
3:弓弩。
4:屈曲;卷曲。
5:勇壮。
6:诚挚。
7:表示动量,用于拿拳头打人的动作。
8:表示物量,相当于“桩”、“件”。
9:姓。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1:(形声。从手,丁声。本义:击)。
2:同本义。
3:往;去。
4:制造;建造。
5:砍;割。
6:除去。
7:又如:打麦(用工具使麦子去皮或脱粒);打灭(打消;消除;消灭)。
8:摇荡。
9:武术 。如:教打;练打。亦指京剧里指武打。如:唱、做、念、打。
1:量词,指十二个

嗔拳不打笑面,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chēn quán bù dǎ xiào miàn)。abac式组合,嗔拳不打笑面意思是:意为愤怒的人不会打笑脸迎人的朋友,强调宽容和忍让的重要性。 倡导宽容和忍让,提醒人们在面对冲突时保持理性和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