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哄而上 yī hōng ér shàng

abcd式
拼音yī hōng ér shàng
注音ㄧㄏㄨㄥˋㄦˊㄕㄤˋ
繁体一哄而上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一哄而上的解释
形容许多人一拥而上,蜂拥而至,通常带有急切和混乱的意味。
出处

1.

《人民日报》1983.10.31:“在发展新‘三大件’那样,一见有利可图,便一哄而上。”

2.

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众军一哄而上,将李全绑了。'
寓意
提醒人们在行动时要保持冷静和秩序,避免盲目跟风。
列子

1.

看到商店打折,顾客们一哄而上抢购商品。

2.

比赛结束后,粉丝们一哄而上想要和明星合影。

3.

听到有免费的食物,大家一哄而上,场面一度混乱。

4.

当新书发布时,读者们一哄而上抢购签名版。

5.

公园里放飞气球时,孩子们一哄而上想要抓住气球。

6.

做项目不能~。

一哄而上的翻译
德语
stürmen
日语
一斉に押し寄せる
法语
se précipiter en avant
英语
swarm forward
一哄而上的字意分解
1:(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2:同本义。
3:序数的第一位。
4: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数以外的零头。
5: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
6:全;满。
7:统一。
8:专一。
9:都,一概。
10:一经。
hōng
1:(形声。从口,共声。本义:许多人同时发声)。
2:同本义。
3:呵叱。
hǒng
1:混。
hòng
1:吵闹;喧嚣。
ér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7:表示假设关系。
8: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9:你;你的。
10:这样,此。
1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1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13: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14: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15:如,好象。
néng
1:
2:才能。
3:能够。
shàng
1:(指事。小篆字形。下面的“一”表示位置的界线,线上一短横表示在上面的意思。本义:高处;上面)。
2:同本义。
3:上天;天帝。
4:上级;尊长;社会的最高层。
5:君主;皇帝。
6:工尺谱里的“do”称为上。
7:时间,时候。
8:方位词,边,畔。
9:上等,等级高或品质良好。
10:时间或次序在前。
11:远;久远。
12:广大。
13:丰足。
14:登;上升;向上。
15:上报;呈报。
16:进献,送上。
17:崇尚,提倡。
18:向前;前进。
19:去;到。
20:放到;放进。
21:安装;装上。
shǎng
1: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shang
1: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
2: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3:表示某一方面。

一哄而上,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ī hōng ér shàng)。abcd式组合,一哄而上意思是:形容许多人一拥而上,蜂拥而至,通常带有急切和混乱的意味。 提醒人们在行动时要保持冷静和秩序,避免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