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言多语 duō yán duō yǔ

abab式
拼音duō yán duō yǔ
注音ㄉㄨㄛㄉㄨㄛㄧㄢˊㄉㄨㄛㄉㄨㄛㄩˋ
繁体多多言多多語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多言多语的解释
形容话多,说话没有分寸,常常让人感到烦扰。
出处

1.

《水浒传》第六一回:“卢俊义道:‘你妇人家省得什么!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自古祸出师人口,必主吉凶。我既主意定了,你都不得多言多语。’”

2.

出自《论语·卫灵公》:'多言多语,鲜有中节者',意为多说话的人,往往少有恰到好处的时候。
寓意
提醒人们要注意说话的分寸,避免因为话多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列子

1.

小明因为多言多语,常常惹得同学们不高兴。

2.

在会议上,老王多言多语,导致讨论效率低下。

3.

她总是多言多语,让人觉得她很烦人。

4.

聚会时,小丽的多言多语让大家感到不自在。

5.

妈妈提醒小红不要多言多语,以免惹麻烦。

多言多语的翻译
德语
geschwätzig
日语
おしゃべり
法语
bavard
英语
talkative
多言多语的字意分解
duō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二“夕”。表示数量大。本义:多,数量大,与“少”、“寡”相对)。
2:同本义。
3:重。与“轻”相对。
4:贤;好。
5:赞许,推崇。
6:多么。
7:虚指某种程度。
8:只,仅仅。
9:大多。
10:姓。
yán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2:同本义。
3:议论,谈论。
4:记载。
5:问。
6:告知;告诉。
7:陈述;叙述。
8:解释引文、词语或某种现象的发端词,相当于“就是说”或“意思是”。
9:说明。
10:话,言语,口语。又特指怨言、谤言。
11:言论;见解;意见。
12:言辞;辞令;辞章。
13:政令;号令。
14:誓言;盟辞;约言。
15:建议;主意;计策。
16:学说;主张。
17:言语或文章中的字。
18:口语或文章中的句子。
19:著作。
20:无义,用于句中或句首,作语气助词。
21:姓。
duō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二“夕”。表示数量大。本义:多,数量大,与“少”、“寡”相对)。
2:同本义。
3:重。与“轻”相对。
4:贤;好。
5:赞许,推崇。
6:多么。
7:虚指某种程度。
8:只,仅仅。
9:大多。
10:姓。
1:(形声。从言,吾声。本义:谈论;议论;辩论)。
2:同本义。
3:交谈,说话。
4:又。
5:鸟兽虫类鸣叫。
6:说的话。
7:词语。
8:语言。
1:告诉,使知道。

多言多语,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duō yán duō yǔ)。abab式组合,多言多语意思是:形容话多,说话没有分寸,常常让人感到烦扰。 提醒人们要注意说话的分寸,避免因为话多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