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兴而来,败兴而返的解释
形容兴致勃勃地前来,结果因不满意或失望而扫兴离去。
出处
1.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9回:“霁云乘兴而来,败兴而返,怏怏的带马出城。”2.
出自《史记·滑稽列传》,原句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寓意
提醒人们在做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和心理预期,以免失望而归。
列子
1.
他乘兴而来参加聚会,没想到气氛不好,乘兴而返。2.
我们乘兴而来观看演出,结果演出质量太差,乘兴而返。3.
朋友们乘兴而来游览景点,没想到景点关闭,只能乘兴而返。4.
她乘兴而来参加比赛,结果成绩不理想,乘兴而返。5.
他们乘兴而来参加活动,结果组织混乱,乘兴而返。乘兴而来,败兴而返的翻译
德语
mit hoher Erwartung kommen, enttäuscht gehen
日语
期待を持って来て、失望して帰る
法语
arriver plein d'espoir, repartir déçu
英语
come with high hopes, leave in disappointment
乘兴而来,败兴而返的字意分解
ché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大(人)从木,表示人爬在树上。“大”象“人”正面。本义:登,升)。
2:同本义。
3:骑;坐。
4:驱马驾车;驾驭。
5:趁着;利用。
6:凭持;依仗。
7:冒着。
8:交错(出现)。
shèng
1:用以指车兵。
2:春秋时晋国的史书。后用以称一般的史书。
3:古时计物以四为乘。
4:用以计算车子。
5:用以计算马。四匹。
6:用以计算船只。
7:用以计算田地、区域的单位,犹丘。
8:用以计算轿子、梯子等。
9:军赋的计算单位。古井田制,九夫为井,十六井为丘,四丘为甸,一甸土地所出的军赋叫乘(包括战车、甲士和步卒)。
xīng
1:(会意。从舁,从同。舁(yú),共举;同,同力。本义:兴起;起来)。
2:同本义。
3:使兴盛;流行。
4:又。
5:又。
6:开始办理;创办 。
7:推举;选拔。
8:成功。
9:派遣;发动。
10:征发。
11:作。
12:宠;惯。
13:蓬勃发展;兴旺。
14:姓。
xìng
1:兴致,情趣。
2:诗歌表现手法之一。以他事引起此事叫起兴。又简称兴。
3:情欲。
4:一种修辞手段,即比喻。
5:喜欢;喜爱。
ér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7:表示假设关系。
8: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9:你;你的。
10:这样,此。
1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1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13: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14: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15:如,好象。
néng
1:
2:才能。
3:能够。
lái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麦子形。本义:麦。小麦叫“麦”,大麦叫“麰”(或写作“牟”))。
2:同本义。
3:未来,将来。
4:由彼至此;由远到近。与“去”、“往”相对。
5:归,回来,返回。
6:归服;归顺。
7:招来;招致。后多作“徕”。
8:表示动作的趋向。
9:赐予。
10:赐予。
11:这。
12:无义,译作“了”,“吧”,或不译。
13:以来,表示时间从过去某时持续到现在。
14:用于句尾。
15:姓。
lài
1:慰劳。

乘兴而来,败兴而返,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chéng xìng ér lái, bài xìng ér fǎn)。abac式组合,乘兴而来,败兴而返意思是:形容兴致勃勃地前来,结果因不满意或失望而扫兴离去。 提醒人们在做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和心理预期,以免失望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