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之风 bù zhèng zhī fēng

abac式
拼音bù zhèng zhī fēng
注音ㄅㄨˋㄓㄥˋㄓㄈㄥˋ
繁体不正之風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不正之风的解释
指社会上或某个组织内部存在的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不正当风气,通常带有消极的含义。
出处

1.

晋·葛洪《抱朴子·辩问》:“移不正之风,易流遁之俗。”

2.

出自《论语·阳货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后人引申为不正之风。
寓意
提醒人们要警惕并抵制社会上存在的各种不正当行为,维护社会公正。
列子

1.

公司里有些员工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形成了不正之风。

2.

学校里抄袭作业的现象越来越多,已经成了不正之风。

3.

小区里乱扔垃圾的行为如果不制止,将会形成不正之风。

4.

某些商家虚假宣传,扰乱市场秩序,助长了不正之风。

5.

在比赛中,个别选手使用兴奋剂,这种不正之风必须严厉打击。

6.

自觉地遵守有关规定,坚决反对特殊化,纠正一切~。 ★邓小平《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不正之风的翻译
德语
unfaire Praktiken
日语
不正の風
法语
pratiques injustes
英语
unjust practices
不正之风的字意分解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zhēng
1: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
2:箭靶的中心。
3:引申为目标。
4:
5:征税。
6:出兵,征讨。
zhèng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2:同本义。
3:正直,正派。
4:纯正不杂(多指色、味)。
5:作为主体的,与“副”相对。
6:正当;合适。
7:正面,面对观察者或对手的一面。
8:(zhěng)。使正;整理;端正。
9:整治。
10:纠正;改正,匡正。
11:正法,治罪。
12:决定,考定。
13:官长;君长。
14:正常情况,正命,正常寿限。
15:嫡长子,与“庶”相对。
16:妻,旧时代敬称人妻为“令正”。
17:道理,规律。
18:政治,政事。
19:凭证,证据。
20:正好,恰好。
21:表示动作、状态的进行,持续,正在。
22:仅;只。
23:端正地。
24:方,刚刚。
25:公然;显然。
26:总是。
27:这么;这样。
28:姓。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fēng
1:(形声。从虫,凡声。“风动虫生”故字从“虫”。本义: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尤指空气与地球表面平行的自然运动)。
2:同本义。
3:风俗;风气。
4:风范,气度,韵致。
5:风声,消息。
6:“诗经”六义之一。指《诗经》中三种诗歌类型的一种,即《国风》中收集的民俗歌谣。
7:男女间的情爱。
8:刮风;起风。
9:走逸。
10:嬉戏。
11:癫狂。
12:(fán)。大凡,大概。
13:姓。
fěng
1:讽刺;委婉劝告
fèng
1:比喻感化。

不正之风,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ù zhèng zhī fēng)。abac式组合,不正之风意思是:指社会上或某个组织内部存在的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不正当风气,通常带有消极的含义。 提醒人们要警惕并抵制社会上存在的各种不正当行为,维护社会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