恻怛之心 cè dà zhī xīn

abac式
拼音cè dà zhī xīn
注音ㄘㄜˋㄉㄚˊㄓㄒㄧㄣ
繁体惻怛之心
感情褒义
近义词
  • 仁爱之心
  • 同情之心
  • 慈悲之心
反义词
恻怛之心的解释
恻怛之心指的是对他人痛苦的同情和怜悯之心,是一种仁爱的情感。
出处

1.

晋·苻郎《苻子》:“观刑曰乐,何无恻怛之心焉?!”

2.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寓意
强调对他人痛苦的同情和关爱,体现人性的善良与仁爱。
列子

1.

看到流浪猫在雨中瑟瑟发抖,他心中涌起恻怛之心,立刻把猫抱回家。

2.

听到朋友遭遇不幸,她心中充满了恻怛之心,决定尽力帮助朋友。

3.

在灾难现场,救援人员看到受灾群众的苦难,心中充满了恻怛之心。

4.

看到老人独自在公园哭泣,小女孩心中升起恻怛之心,过去安慰老人。

5.

看到小动物受伤,他心中充满了恻怛之心,细心地为它包扎伤口。

恻怛之心的翻译
德语
mitfühlendes Herz
日语
慈悲の心
法语
cœur compatissant
英语
compassionate heart
恻怛之心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心,则声。本义:悲痛)。
2:同本义。
3:恳切。
1:(形声。从心,旦声。本义:痛苦)。
2:同本义。
3:忧伤。
4:畏惧;惊恐。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xīn
1:(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同本义。
3:内心。
4: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5:思想。
6:中心,中央。
7:又。

恻怛之心,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cè dà zhī xīn)。abac式组合,恻怛之心意思是:恻怛之心指的是对他人痛苦的同情和怜悯之心,是一种仁爱的情感。 强调对他人痛苦的同情和关爱,体现人性的善良与仁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