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之大吉的解释
形容迅速逃走,逃得无影无踪,含有侥幸逃脱的意思。
出处
1.
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四回:“稚燕趁着他们扰乱的时候,也就溜之大吉。”2.
出自清代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他便溜之大吉,逃往上海去了。”寓意
提醒人们不要逃避责任和问题,要勇敢面对。
列子
1.
小明做错事后,赶紧溜之大吉,不敢面对老师的批评。2.
比赛输了,小刚怕被队友责怪,溜之大吉回家了。3.
小狗被邻居家的猫吓到,溜之大吉跑得无影无踪。4.
小红不想参加家长会,找了个借口溜之大吉。5.
小张欠了债,债主上门时,他溜之大吉逃到外地。6.
有的~,悄悄地爬上开往上海的四等车。 ★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溜之大吉的翻译
德语
schnell verschwinden
日语
逃げ出す
法语
filer à l'anglaise
英语
make a quick getaway
溜之大吉的字意分解
liū
1:瞟,偷偷地看。
2:偷偷地拿。
3:鸣,叫。
liù
1:(形声。从水,留声。本义:水名)。
2:古水名。又名“潭水”。
3:即今纵贯广西中北部的融江、柳江及黔江。
4:屋檐滴水处。
5:某一地点附近的地方。
6:液体向下流。
7:斜视,瞥,迅速而短暂地看。
8:漫步;游逛。
9:传唤。
10:水势迅猛。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dà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2: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3: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
4:重要,重大。
5:德高望重的。
6:超过一般。
7:学识渊博的。
8:规模大。
9:性质严重。
10:达到很广范围或很高程度,大肆。
11:很,太,非常。
12:大人。
13:大小。
14:长大。
15:超过。
16:姓。
dài
1:“大夫”、“大王”。
2:世代。
jí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象兵器,下象盛放兵器的器具。合起来表示把兵器盛放在器中不用,以减少战争,使人民没有危难。本义:吉祥;吉利)。
2:同本义。
3:吉服(古代祭祀时穿的礼服);吉帖(婚帖,庚帖);吉谶(预示吉祥的隐语或图记);吉羊(吉利祥瑞。古代器物上多铭刻“吉羊”二字。羊,古祥字);吉卜(吉利的卜兆);吉幸(吉利幸运);吉征(幸运的征兆)。
4:善;美。
5:吉士(古时对男子的美称。引申指大华优美之人);吉灵即溜(形容身段灵活);吉吉抖抖(弯曲成串的样子)。
6:古州名 。隋置。唐、五代、宋、清因之。在今江西省吉安市。

溜之大吉,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liū zhī dà jí)。abcd式组合,溜之大吉意思是:形容迅速逃走,逃得无影无踪,含有侥幸逃脱的意思。 提醒人们不要逃避责任和问题,要勇敢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