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之夭夭 táo zhī yāo yāo

abac式
拼音táo zhī yāo yāo
注音ㄊㄠˊㄓㄠˇㄠˇㄠˇㄠˇ
繁体逃之夭夭夭夭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逃之夭夭的解释
形容迅速逃走或逃避,强调逃跑的迅速和彻底。
出处

1.

《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2.

出自《诗经·小雅·何草不黄》中的“逃之夭夭”,原意是指草木茂盛的样子,后引申为逃跑的意思。
寓意
提醒人们面对困难不应逃避,要勇敢面对。
列子

1.

小狗看到主人拿着浴液,立刻逃之夭夭。

2.

小明不想被老师发现迟到,悄悄地逃之夭夭。

3.

小偷被发现后,迅速逃之夭夭。

4.

孩子们在捉迷藏游戏中,总是逃之夭夭。

5.

看到大雨即将来临,大家纷纷逃之夭夭。

6.

撞人者~,众人向他投去愤怒的眼光。

逃之夭夭的翻译
德语
hastig fliehen
日语
逃げ出す
法语
s'enfuir précipitamment
英语
flee in haste
逃之夭夭的字意分解
táo
1:(形声。从辵(chuò),兆声。本义:逃走,逃跑)。
2:同本义。
3:逃避,回避。
4:离开。
5:叛,离,由于关系破裂而脱离。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ǎo
1:刚出生的兽或禽。
2:初生的草木。
yāo
1:(象形。小篆字形,象头部屈曲的样子。本义:屈,摧折) 同本义。
2:短命,早死。未成年而死。
3:茂盛。
4:幼嫩;矫好。
5:(yǎo)。昏暗。
ǎo
1:刚出生的兽或禽。
2:初生的草木。
yāo
1:(象形。小篆字形,象头部屈曲的样子。本义:屈,摧折) 同本义。
2:短命,早死。未成年而死。
3:茂盛。
4:幼嫩;矫好。
5:(yǎo)。昏暗。

逃之夭夭,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táo zhī yāo yāo)。abac式组合,逃之夭夭意思是:形容迅速逃走或逃避,强调逃跑的迅速和彻底。 提醒人们面对困难不应逃避,要勇敢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