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zhào zhī jí lái, huī zhī jí qù

abac式
拼音zhào zhī jí lái, huī zhī jí qù
注音ㄓㄠˋㄓㄓㄐㄧˊㄐㄧˊㄌㄞˊㄏㄨㄟㄓㄓㄐㄧˊㄐㄧˊㄑㄩˋ
繁体召之之即即來揮之之即即去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解释
形容对某人或某物的态度是随叫随到,使用后即离去,常用于描述仆人、雇工等对主人的态度。
出处

1.

老舍《老舍自传》第六章第五节:“无关紧要的人物一律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毫不客气。”

2.

出自清代小说《红楼梦》第五十三回:“你这会子不用,我就把你当个泥神儿供着,供过了,我就当泥神儿摔了。”
寓意
强调对上级或雇主的高度服从和顺从。
列子

1.

小李对老板的要求总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深得老板的信任。

2.

家里的保姆对我们一家人真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非常尽责。

3.

这个助理对我的工作安排总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效率很高。

4.

小王在公司里对领导的指示总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深受好评。

5.

这个机器人真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6.

我们保证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绝对服从指挥。

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翻译
德语
auf Abruf verfügbar
日语
呼びつけで来て、手を振ると去る
法语
à la disposition de quelqu'un
英语
at one's beck and call
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字意分解
zhào
1:(形声。从口,刀声。本义:呼唤)。
2:召唤。用言语叫人来。
3:招致。
4:邀请。
5:征召来授予官职或另有调用。
6:感化和召唤。
7:召集。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1:(会意。甲骨文作坐人形(后讹为卩)面对食器(皀)会意。本义:走近去吃东西)。
2:同本义。
3:基本义是接近、靠近、走向,与“离”对举。
4:登上;走上。
5:虽然。
6:假若。
7:即使。
8:那就。
9:就在某时某处;乘,趁。
10:当。
11:立刻,当即。
12:那就是说,那就是。
13:烛头烬。
14:姓。
lái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麦子形。本义:麦。小麦叫“麦”,大麦叫“麰”(或写作“牟”))。
2:同本义。
3:未来,将来。
4:由彼至此;由远到近。与“去”、“往”相对。
5:归,回来,返回。
6:归服;归顺。
7:招来;招致。后多作“徕”。
8:表示动作的趋向。
9:赐予。
10:赐予。
11:这。
12:无义,译作“了”,“吧”,或不译。
13:以来,表示时间从过去某时持续到现在。
14:用于句尾。
15:姓。
lài
1:慰劳。

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ào zhī jí lái, huī zhī jí qù)。abac式组合,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意思是:形容对某人或某物的态度是随叫随到,使用后即离去,常用于描述仆人、雇工等对主人的态度。 强调对上级或雇主的高度服从和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