恻隐之心 cè yǐn zhī xīn

abcd式
拼音cè yǐn zhī xīn
注音ㄘㄜˋㄧㄣˇㄓㄒㄧㄣ
繁体惻隱之心
感情褒义
近义词
  • 同情之心
  • 怜悯之心
  • 仁爱之心
反义词
恻隐之心的解释
指对别人的痛苦或不幸产生同情和怜悯之心,是一种人性的自然流露。
出处

1.

《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2.

《孟子·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寓意
强调人应具备同情心和仁爱之心,是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列子

1.

看到流浪狗在雨中瑟瑟发抖,他心中涌起恻隐之心,决定带它回家照顾。

2.

当她得知邻居因病无钱治疗时,恻隐之心驱使她发动朋友圈募捐。

3.

老奶奶在路边卖菜无人问津,小男孩的恻隐之心让他买下了所有菜。

4.

看到小朋友摔倒在地,他立刻跑过去扶起他,心中充满了恻隐之心。

5.

在公园里看到一只受伤的小鸟,她心中涌起恻隐之心,决定带它去看 veterinarian。

6.

此人为官清正,作事廉明,每怀~,常有仁慈之念。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三回

恻隐之心的翻译
德语
Mitgefühl
日语
慈悲の心
法语
compassion
英语
compassion
恻隐之心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心,则声。本义:悲痛)。
2:同本义。
3:恳切。
yǐn
1:藏匿;隐蔽。
2:隐瞒。
3:隐测,审度。
4:怜悯。
5:隐逸不出。
6:塞,堵塞。
7:隐没;熄灭。
8:精深;微妙。
9:用同“稳”(wěn)。安稳;稳定。
10:威重的样子,深沉稳重。
11:殷盛。
12:矮墙。
13:痛苦;疾苦。
14:隐居的人。
15:隐语。
16:隐衷,隐情。
17:櫽栝,矫正竹木弯曲的工具。
18:暗暗地。
19:姓。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xīn
1:(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同本义。
3:内心。
4: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5:思想。
6:中心,中央。
7:又。

恻隐之心,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cè yǐn zhī xīn)。abcd式组合,恻隐之心意思是:指对别人的痛苦或不幸产生同情和怜悯之心,是一种人性的自然流露。 强调人应具备同情心和仁爱之心,是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