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屈事穷 lǐ jū shì qióng

abcd式
拼音lǐ jū shì qióng
注音ㄌㄧˇㄑㄩㄕˋㄑㄩㄥˊ
繁体理屈事窮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理屈事穷的解释
形容理由、借口等已经用尽,再也无法继续辩解或推脱。
出处

1.

南朝·宋·何承天《奏劾博士顾雅等》:“既被摧摄,二三日甫输帖,,虽理屈事穷,犹闻义耻服。”

2.

出自《左传·成公二年》:'理屈则穷,穷则思变。'
寓意
强调在辩论或争论中,理由不充分时会陷入尴尬的境地,提醒人们要有充分的理由和准备。
列子

1.

辩论赛上,他被对方的犀利提问问得理屈事穷。

2.

小明撒谎被揭穿后,面对父母的质问,他理屈事穷。

3.

在法庭上,罪犯面对证据确凿的指控,理屈事穷。

4.

面对老师的批评,同学们理屈事穷,只能低头认错。

5.

在朋友的质疑下,他理屈事穷,不得不承认自己的错误。

理屈事穷的翻译
德语
ohne Ausreden
日语
言い訳が尽きる
法语
à court d'excuses
英语
run out of excuses
理屈事穷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玉,里声。本义:加工雕琢玉石)。
2:同本义。
3:治理;管理。
4:整理,使有条理、有秩序。
5:又。
6:温习;熟习。
7:区分;辨别。
8:理睬,理会。
9:操理。
10:纹理;条理。
11:法律;司法官。
12:道理,义理。
13:又。
14:使者。
15:媒人。
16:狱官。
17:治理得很好。
1:(形声。从尸,出声。尸,古文字中是假卧着的人形。本义:弯曲)。
2:同本义。
3:委屈;冤屈。
4:屈服。
5:治理,收治。
6:强迫。
7:理亏。
8:古邑名 。春秋晋地。在今山西省吉县北,盛产良马。
9:假借为“崛”。高起,突出。
10:假借为“倔”。直傲不屈。
shì
1:(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2:同本义。
3:引申为职守;政事;事务。
4:职业。
5:事情。
6:事业。
7:事故,事件。
8:典故;故事。
9:情况,情形。
10:侍奉;供奉。
11:做,从事。
12:使用;役使。
13:奉行。
14:治理;办理。
15:任用。
16:件;副。
qióng
1:(形声。从穴,躬声。躬,身体,身在穴下,很窘困。简化字为会意,力在穴下,有劲使不出。本义:穷尽,完结)。
2:同本义。
3:贫穷,缺乏衣食钱财。
4:边远的。
5:特指不得志。
6:寻根究源。
7:揭穿。
8:终端;终极。
9:缺陷。
10:恶人。
11:身体。

理屈事穷,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lǐ jū shì qióng)。abcd式组合,理屈事穷意思是:形容理由、借口等已经用尽,再也无法继续辩解或推脱。 强调在辩论或争论中,理由不充分时会陷入尴尬的境地,提醒人们要有充分的理由和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