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蛾扑火的解释
比喻人不顾一切地追求某种目标或理想,常常带有自取灭亡的意味。
出处
1.
《梁书·倒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2.
出自《庄子·养生主》:'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不知,黄雀将啄;黄雀不知,弹丸在后。' 后人用灯蛾扑火来比喻这种盲目追求而自取灭亡的行为。寓意
告诫人们在追求目标时要理性,避免盲目冲动导致的失败。
列子
1.
小明明知考试作弊会被发现,却仍像灯蛾扑火般铤而走险,结果被老师抓了个现行。2.
为了追逐名利,他像灯蛾扑火一样不顾一切,最终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3.
她对那个不靠谱的男人死心塌地,像灯蛾扑火一样,结果感情受到了伤害。4.
为了实现梦想,他像灯蛾扑火般拼命工作,最终因过度劳累而倒下。5.
年轻人总是对新奇事物充满好奇,像灯蛾扑火般去尝试,结果往往得不偿失。6.
这贼配军却不是作死,倒来戏弄老娘!正是“~,惹焰烧身”。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七回灯蛾扑火的翻译
德语
wie ein Nachtfalter zum Licht
日语
蛾が火に飛び込むように
法语
comme un papillon de nuit vers une flamme
英语
like a moth to a flame
灯蛾扑火的字意分解
dēng
1:(形声。从火,登声。本写作“ 镫”。本义:置烛用以照明的器具。“镫”在古代还作“盛熟食的器具”解。隶变以后,作照明器具用的写作“燈”,而“镫”多作马鞍两旁的铁脚踏讲)。
2:同本义。亦指通电发光的照明器具或做其他用途的发光器具。
pū
1:(形声。左形,右声。本义:击,打)。
2:同本义。
3:进攻。
4:拂着;拂拭。
5:倾倒
6:喻指烟、气之属直冲(人的感官)。
7:棰杖。
8:鞭子;戒尺。古代体罚用具。
huǒ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2:同本义。
3:火灾;发生火灾。
4:灯火,指灯烛或火把。
5:中国古代兵制单位, 十人为 “火”。
6:火星之简称。又名大火 。司南方,主夏季。而古恒星之名,心宿二,古称“大火”,亦简称火。
7:焚烧;烧毁。
8:形容像火那样的颜色,一般指红色的。

灯蛾扑火,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dēng yǐng pū huǒ)。abac式组合,灯蛾扑火意思是:比喻人不顾一切地追求某种目标或理想,常常带有自取灭亡的意味。 告诫人们在追求目标时要理性,避免盲目冲动导致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