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释冰融的解释
形容雾气散去,冰雪融化,通常用来描述春天来临或环境变得温暖的景象。
出处
1.
明·杨慎《序》:“苦思精索,一旦豁然,若有神悟,离章错简,雾释冰融。”2.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其中'晓看红湿处'描绘了春雨过后,雾散冰融的景象。寓意
象征着新生和希望的到来,代表着自然界的变化和生命的活力。
列子
1.
春天来临,公园里雾释冰融,百花盛开,游客们纷纷前来赏花。2.
经过一夜的春雨,早上出门时发现雾释冰融,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3.
在山区度假时,我们看到雾释冰融,山泉开始流动,景色非常美丽。4.
小镇的居民们看到雾释冰融,纷纷走出家门,享受温暖的阳光。5.
雾释冰融后,农田里的庄稼开始生长,农民们忙碌起来,准备春耕。雾释冰融的翻译
德语
Nebel lichtet sich und Eis schmilzt
日语
霧が晴れて氷が溶ける
法语
le brouillard se dissipe et la glace fond
英语
fog dissipates and ice melts
雾释冰融的字意分解
wù
1:接近地面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后飘浮在空气中的小水点。与云的区别只是雾较贴近地面;有时区别于霭的是不太透明。
2:比喻轻细的
3:比喻浓密的
4:比喻头发的堆卷盘旋,有如雾气的舒腾
shì
1:(形声。从采(biàn),睪(yì)声。采,有辨别、分析义。本义:脱掉,解下)。
2:同本义。
3:解释。
4:释放;赦免。
5:舍弃;抛弃。
6:放下;放开。
7:消失。
8:溶化;消融。
9:泡在水里或其他液体里。
10:发,射出。
11:解除;免除。
12:淘米。
bīng
1:(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2:同本义。
3:结冰,冻结。
4:使感到极冷。
5:清白,晶莹。
6:姓。
róng
1:(形声。从鬲,虫省声。鬲(lì),古代一种烹饪器,与鼎相似。本义:炊气上升)。
2:同本义。
3:融化;消溶。

雾释冰融,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wù shì bīng róng)。abac式组合,雾释冰融意思是:形容雾气散去,冰雪融化,通常用来描述春天来临或环境变得温暖的景象。 象征着新生和希望的到来,代表着自然界的变化和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