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辞比事的解释
指在写作或讲话中,注重辞藻的华丽和比喻的运用,而忽视了实际内容的表达。
出处
1.
西汉·戴圣《礼记·经解》:“属辞比事,《春秋》教也。”2.
出自《论语·先进篇》,原句为“子曰:‘辞达而已矣。’”,后人引申为“属辞比事”。寓意
提醒人们在表达时要注重内容的实际意义,而不仅仅是外在的形式美。
列子
1.
他的演讲属辞比事,听众听得如痴如醉,但内容却空洞无物。2.
这篇文章属辞比事,看似文采飞扬,实则缺乏实际内容。3.
小说的开头属辞比事,吸引了不少读者,但后续情节却让人失望。4.
他的诗歌属辞比事,读起来很美,但实际意义却不明确。5.
她的报告属辞比事,虽然语言优美,但缺乏具体数据支持。6.
~,劳逸宜均。 ★唐·刘知畿《史通·忤时》属辞比事的翻译
德语
blumige Sprache und bildliche Ausdrücke
日语
華麗な表現と比喩
法语
langage fleuri et expressions figurées
英语
flowery language and figurative expressions
属辞比事的字意分解
shǔ
1:(形声。从尾,蜀声。“尾”与身体相连。①(zhǔ)本义:连接。②类,族)。
2:种类。亦特指牲类。
3:亲属。
4:侪辈。指同一类人。
5:官属;部属。
6:生物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 。动植物分类以种为单位,相近的种合为属,相近的属合为科。
7:归属;隶属。
8:系;是。
zhǔ
1:继续;连接(侧重于互相衔接)。
2:缀辑;撰写。
3:使聚集在一起;集合。
4:托付;委托。
5:叮嘱;告诫
6:推托;借口。
7:关注。
8:佩带。
9:关连 神情与苏、黄不属。——明·魏学洢《核舟记》。
10:跟随。
11:(zhù)倾注。
cí
1:(会意。本义:诉讼,打官司)。
2:同本义。
3:口供。
4:言辞;文辞。
5:又。
6:特指政令之词。
7:借口,口实。
8:中国古代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体裁,也叫赋,或辞赋并称。
9:说讲。
10:辞别;告别。
11:推却不受。
12:审讯。
13:遣去。
bǐ
1:(会意。从二匕,匕亦声。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它与“从”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本义:并列;并排)。
2:同本义。
3:连接,接近。
4:比较;考校,核对。
5:及,等到。
6:勾结;偏爱。
7:等同。
8:具备。
9:官府限期办好公事。
10:接近;亲近。
11:密(与“稀”、“疏”相对)。
12:和谐。
13:皆,都,同等地。
14:连续,频频。
15:近来。
16:比起。
17:为;替。
18:及,等到。
19:姓。
shì
1:(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2:同本义。
3:引申为职守;政事;事务。
4:职业。
5:事情。
6:事业。
7:事故,事件。
8:典故;故事。
9:情况,情形。
10:侍奉;供奉。
11:做,从事。
12:使用;役使。
13:奉行。
14:治理;办理。
15:任用。
16:件;副。

属辞比事,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hǔ cí bǐ shì)。abac式组合,属辞比事意思是:指在写作或讲话中,注重辞藻的华丽和比喻的运用,而忽视了实际内容的表达。 提醒人们在表达时要注重内容的实际意义,而不仅仅是外在的形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