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笔立成的解释
形容文思敏捷,提笔就能写成佳作。
出处
1.
《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时邺铜爵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隋书·卢思道传》:“思道援笔立成,文无加点,神举嘉而宥之。”2.
出自唐代韩愈的《答李翊书》,原文为'援笔立成,倚马可待',形容文思敏捷,提笔就能写成佳作。寓意
强调写作能力强,文思敏捷,具有很高的文学造诣。
列子
1.
这位作家在接受采访时,援笔立成地写下一篇精彩的短文。2.
在作文比赛中,他援笔立成,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3.
她在朋友的婚礼上,援笔立成地写了一首祝福诗。4.
老师布置作业后,他援笔立成,很快就完成了。5.
在诗歌朗诵会上,他援笔立成,即兴创作了一首诗。6.
李太白一斗百篇,~;杜子美改罢长吟,一字不苟。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六援笔立成的翻译
德语
leicht und schnell schreiben
日语
筆をとってすぐに書く
法语
écrire avec facilité et rapidité
英语
write with ease and speed
援笔立成的字意分解
yuán
1:(形声。从手,爰(yuán)声。本义:拉,引)。
2:同本义。
3:攀援。
4:擢拔,引进推荐。
5:引用。
6:拯救,相救。
7:助,救助。
8:篱笆。
bǐ
1:(会意。从竹,从聿。“聿”(yù),是“笔”的本字,小篆象以手执笔。古时毛笔笔杆都是以竹制成,故从竹。简化字“笔”,“从竹从毛”会意,指旧时用的毛笔。此字最早见于北齐隽修罗碑,是六朝时的俗字。也见于《集韵》。本义:毛笔)。
2:同本义。
3:笔法。曲笔,伏笔。
4:书写;记载。
5:用于款项、书画的量,如:一笔款;三笔账;写得一笔好字。
lì
1:(会意。甲骨文象一人正面立地之形。本义:笔直的站立)。
2:同本义。
3:耸立;树立;建立;竖起。
4:设置;设立。
5:确定;决定。
6:存在;生存。
7:立身;立足。
8:登位,即位。
9:又。
10:又。
11:扶立;确定某种地位。
12:临,到。
13:进食。
14:爵次、位次。
15:立时;立刻。
ché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2:同本义。
3:变成;成为。
4:形成。
5:事物生长到一定的状态;长成。
6:树立。
7:平定;讲和。
8:成功。

援笔立成,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uán bǐ lì chéng)。abcd式组合,援笔立成意思是:形容文思敏捷,提笔就能写成佳作。 强调写作能力强,文思敏捷,具有很高的文学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