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莸不杂的解释
比喻好人和坏人不能混在一起,强调不同性质的事物不能混杂。
出处
1.
南朝·梁·沈约《奏弹王源》:“且非我族类,往哲格言;薰莸不杂,闻之前典。”2.
出自《荀子·大略》:'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譬之,犹草木之有菽与粟,薰与莸不可以同器而爨之。'寓意
强调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分清善恶,保持环境的纯净和正直。
列子
1.
在选择朋友时,我们应该坚持薰莸不杂的原则。2.
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做到薰莸不杂,确保良好的学习氛围。3.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引导孩子薰莸不杂,远离不良影响。4.
社区活动组织者必须确保参与者薰莸不杂,维护活动的正能量。5.
在企业招聘中,人力资源部门要严格把关,确保薰莸不杂。薰莸不杂的翻译
德语
Gut und Böse können nicht zusammen existieren
日语
善悪は共存できない
法语
le bien et le mal ne peuvent coexister
英语
good and evil cannot coexist
薰莸不杂的字意分解
xūn
1:(形声。从艸,熏声。本义:蕙草)。
2:香草名。即“蕙草”,又名“零陵香”。
3:香气、香味。
4:以气味或烟气烤制物品
5:烧灼,熏炙。
6:和暖,温和。
7:温和的样子。
yóu
1:莸属(Caryopteris)植物的泛称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zá
1:(形声。从衣,集声。本义:五彩相合)。
2:同本义。
3:混合;搀杂。
4:聚会;聚集。
5:驳杂不纯。
6:众多。
7:交错,交会。
8:都;共同。
9:旧时等外的小官为杂职,如清代九品未入流之类或统称为佐杂。
10:传统戏曲角色名。元杂剧、明清传奇以至京剧里的“杂”,一般扮演杂差、百姓等人物。

薰莸不杂,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xūn yóu bù zá)。abac式组合,薰莸不杂意思是:比喻好人和坏人不能混在一起,强调不同性质的事物不能混杂。 强调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分清善恶,保持环境的纯净和正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