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军薄旅 gū jūn bó lǚ

abcd式
拼音gū jūn bó lǚ
注音ㄍㄨㄐㄩㄣㄅㄠˊㄌㄩˇ
繁体孤軍薄旅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孤军薄旅的解释
形容军队孤立无援,兵力薄弱。
出处
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后人以此形容孤立无援的军队。
寓意
强调孤立无援的艰难处境,提醒人们在困难时需要团结合作。
列子

1.

在荒野求生的过程中,探险队员们显得孤军薄旅,十分艰难。

2.

面对敌众我寡的情况,士兵们只能孤军薄旅地坚守阵地。

3.

在比赛中,由于队友受伤,小李只能孤军薄旅地应对强敌。

4.

在陌生的城市里,独自打拼的他感到自己就像孤军薄旅。

5.

在困难的时刻,团队的分裂使得他们孤军薄旅,难以应对挑战。

6.

敌人想欺我~,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孤军薄旅的翻译
德语
isoliert und schwach
日语
孤軍奮闘
法语
isolé et faible
英语
isolated and weak
孤军薄旅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子,瓜声。本义:幼年丧父,即孤儿)。
2:同本义。
3:古代王侯的自称。
4:单独;孤独。
5:孤高。
6:独特。
7:负,负恩,背弃恩德。
8:狐立于。
jūn
1:(会意。金文字形,从车,从勹(bāo,包裹)。表示用车子打包围圈的意思。古代打仗主要靠车战,驻扎时,用战车围起来形成营垒,以防敌人袭击。本义:围成营垒)。
2:同本义。
3:注:“犹屯兵粮储也。”。
4:攻杀。
5:指挥作战。
6:从军。
7:军队。
8:军队的编制单位 。古代以军为军队中最大的编制单位。春秋时各大国多设上、中、下三军,历代沿用其名,人数多少不一。
9:士兵。
10:中国宋代行政区划名。与府、州、监同属于路。
11:唐于设兵戍守之地 ,设置“军”、“守捉”、“镇”、“戍”等。安史之乱后,内地也设“军”。如汴州设宣武军。“军”与“守捉”的将领称使;“镇”与“戍”的将领称镇将。
12:阵地。
báo
1:土地含养分少,不肥沃的。
1:(形声。从芔,溥(pǔ)声。本义:草木丛生处)。
2:同本义。
3:养蚕的工具;帘子。
4:迫近;接近。
5:搏击;拍;击。
6:减少,减损,减轻。
7:轻视,看不起。
8:侵入;混杂。
9:停止;依附。
10:物体扁平,与“厚”相对。
11:引申为微小,少。
12:不浓;淡薄。
13:指人心、世道、纲纪等衰微轻薄;不庄重。
14:虚假刻薄,不厚道。
1:(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众人站在旗下。旗,指军旗;人,指士兵。小篆字形,表示旌旗;从“从”,表示众人,即士兵。本义:古代军队五百人为一旅)。
2:军队编制单位。上古一般以五百人为旅,齐制二千人为旅。现代指师以下的单位,基本上由司令部和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团或大队组成的战术和行政单位。
3:又。
4:军队。
5:在外的人,旅人。
6:旅行;旅途。
7:旅馆。
8:众人;众子弟。
9:次序。
10:脊骨。
11:寄居外地,旅居。
12:旅行。
13:俱,一同。
14:不种而生,野生。
15:姓。

孤军薄旅,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gū jūn bó lǚ)。abcd式组合,孤军薄旅意思是:形容军队孤立无援,兵力薄弱。 强调孤立无援的艰难处境,提醒人们在困难时需要团结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