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行逆施的解释
形容做事违背常理、背道而行的行为,常用于批评某人或某事不合常规、违反道德或法律。
出处
1.
《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2.
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年》:'子革曰:“吾闻之,逆施不祥,行逆施者,其国必亡。”' 后演变为“倒行逆施”。寓意
提醒人们要遵循常理和道德规范,避免做出违背常规的行为。
列子
1.
公司新来的经理倒行逆施,导致员工士气低落。2.
他倒行逆施,结果被大家孤立。3.
小区物业倒行逆施,引发了业主的不满。4.
商家倒行逆施,损害了自己的信誉。5.
因为倒行逆施,他最终失去了朋友的信任。6.
在压迫得透不过气来的时候,疏解和抗议都无用,压迫者是可以任所欲为,~的。 ★邹韬奋《患难余生记·离渝前的政治形势》倒行逆施的翻译
德语
gegen den Strich handeln
日语
逆行非道
法语
agir à l'encontre des principes
英语
go against the grain
倒行逆施的字意分解
dǎo
1:(形声。从人,到声。本义:倒下)。
2:同本义。
3:失败,败落。
4:坍塌;垮台。
5:将货物或商店企业作价给人。
dào
1:上下、前后颠倒。
2:向相反方向移动。
3:将容器倾斜或反转,使里面的东西出来。
4:表示跟一般情理相反。
háng
1:(象形。本义:道路)。
2:同本义。
3:直排为行,横排为列。
4: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
5:队伍,军队。
6:行业。原指工商业中的类别,后亦泛指职业。
7:辈分。
8:连续贯穿。
9:这里 ——表示处所。
10:那里 ——表示处所。
hàng
1:刚强。
héng
1:——“道行”(dàohéng):僧道修行的功夫,比喻技能本领。
xíng
1:(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2:同本义。
3:出游;出行;出动。
4:运行。
5:流动,流通。
6:流行;流传。
7:做;从事某种活动。
8:实施。
9:离开。
10:路程。
11:道理,事物的发展规律。
12:行为。
13:品行。
14:即将…。
15:姓。
nì
1:(形声。从辵(chuò),屰(nì)声。本义:迎,迎接,迎着)。
2:同本义。
3:迎击;迎战。
4:倒;反;向相反方向活动。
5:抵触;不顺;违背。
6:颠倒。
7:叛乱,谋反。
8:抗拒。
9:预测;揣度。
10:事前,预先。
11:叛逆。
shī
1:(形声。从(yǎn),也声。本指旗帜)。
2:旗飘动。
3:假借为“吔”。给,给予。引申为施舍。
4:设置;安放。
5:施行;实行;推行。
6:散布;铺陈。
7:加;施加。
8:判罪。
9:陈尸示众。
10:用;运用。
11:恩惠,仁慈。
12:旄羽珥,旗竿头上缀饰物。
13:姓。施琅Shī Láng (1621—1696) 中国清朝时将领,福建晋江人。字尊侯,号琢公。初为郑芝龙部将,降清后任水师提督。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攻灭台湾的郑氏政权。他建议在台湾驻兵屯守,以备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为清政府所采纳。封靖海侯。

倒行逆施,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dào xíng nì shī)。abac式组合,倒行逆施意思是:形容做事违背常理、背道而行的行为,常用于批评某人或某事不合常规、违反道德或法律。 提醒人们要遵循常理和道德规范,避免做出违背常规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