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别抱 pí pá bié bào

abac式
拼音pí pá bié bào
注音ㄆㄧˊㄆㄚˊㄅㄧㄝˊㄅㄠˋ
繁体琵琶彆抱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琵琶别抱的解释
比喻不该做的事情却做了,类似于“背叛”或“变节”的行为,常用于感情或忠诚方面。
出处

1.

唐·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2.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原句为“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后人以“琵琶别抱”比喻不忠。
寓意
提醒人们要忠诚于感情和承诺,避免背叛行为。
列子

1.

他琵琶别抱,抛弃了相恋多年的女友,让她心碎不已。

2.

她没想到他会琵琶别抱,和别的女人在一起,感到非常失望。

3.

朋友们都劝他不要琵琶别抱,要珍惜现在的感情。

4.

琵琶别抱的行为让大家对他失去了信任。

5.

她因为对方的琵琶别抱而决定彻底结束这段感情。

6.

~,掉首无情,非惟不及此妾,乃并不及此狐。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四

琵琶别抱的翻译
德语
Verrat
日语
裏切り
法语
trahison
英语
betrayal
琵琶别抱的字意分解
1:有四根弦的弹拨乐器,下部椭圆形,上部有长柄,头部弯曲。中国的一种四弦乐器,弹奏如吉他,其主要部分大如诗琴,颈部有琴柱12个以上,伸入主体部分的琵琶,是在西汉"裁筝筑"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它从西汉试制,历东汉、魏晋、至隋唐,基本定型。它在汉末魏初始获"枇杷"名。魏晋时,因"枇杷"二字音,改名"琵琶"。
2:诗篇名。
1:(形声。《说文新附》:“琵琶也。”)——见“琵琶”(pípa)。
bié
1:(会意。从冎(guǎ),从刀。“冎”,《说文》:“剔人肉置其骨也。”“别”的小篆形体,是一个表示用刀剔骨头的会意字。本义:分解)。
2:同本义。
3:分离;分开;分出。
4:区分;辨别。
5:离别;告别。
6:又。
7:又。
8:送别。
9:扭、转过去。
10:另外的,不同的。
11:特殊的。
12:另外(古代没有“另”字,现代“另、另外”的意义在古书中常用“别”字来表示)。
13:各;各自。
biè
1:
bào
1:(形声。从手,包声。本义:用手臂围住)。
2:同本义。
3:捧着。
4:环绕。
5:怀藏,心里存有。
6:保护,爱护。
7:生育。
8:孵。
9:怀,胸怀。

琵琶别抱,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pí pá bié bào)。abac式组合,琵琶别抱意思是:比喻不该做的事情却做了,类似于“背叛”或“变节”的行为,常用于感情或忠诚方面。 提醒人们要忠诚于感情和承诺,避免背叛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