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者清的解释
意思是旁观者因为不直接参与其中,能够更加客观冷静地看清事情的真相。
出处
1.
《旧唐书·元行冲传》:“当局称迷,傍观见审。”2.
出自《旧唐书·魏徵传》,原句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臣常以此三镜,置之座右,庶几不犯过失。”后人根据这句话引申出“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寓意
提醒人们在处理问题时要保持客观,避免被情绪左右,学会从旁观者的角度审视问题。
列子
1.
在朋友的感情纠纷中,我作为旁观者清,建议他们好好沟通解决问题。2.
小明在做数学题时总是卡壳,旁观者清的我帮他找到了解题的关键点。3.
在家庭矛盾中,旁观者清的邻居给出了中肯的建议,帮助我们化解了误会。4.
在团队项目中,旁观者清的同事发现了我们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5.
在看完电影后,作为旁观者清的我发现了导演埋下的伏笔。6.
俗话说:“~。”这几年姑娘冷眼看着,或有该添减的去处,二奶奶没行到,姑娘竟一添减。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五回旁观者清的翻译
德语
Der Zuschauer sieht das meiste vom Spiel.
日语
傍観者清
法语
Le spectateur voit le mieux le jeu.
英语
The onlooker sees most of the game.
旁观者清的字意分解
bàng
1:(古通“傍”)。
2:依傍;依附。
3:靠近。
4:依照;仿效。
5:诽谤。
páng
1:(形声。从二阙,方声。本义:大;广)。
2:同本义。
3:又。
4:别的,其他的。
5:旁边。古同“傍”。
6:附近。
7:辅助,辅佐。
guān
1:(形声。从见,雚(guàn)声。本义:仔细看)。
2:同本义。
3:观察,审察。
4:示范;显示。
5:玩赏;观赏。
6:阅读。
7:景象,情景。
guàn
1:古代天子、诸侯宫门外张示法令的地方。同“阙”。
2:台榭。
3:道教的庙宇。
4:雚雀鸟。
5:姓。春秋楚有观射父。
zhě
1:(《说文》:“别事词也。相当于“这”)。
2:同本义。
3:用在形容词、动词、动词词组或主谓词组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用以指代人、事、物。
4:指代人。
5:指代事或物。
6:用在数词之后,指代上文所说的几种人或几件事。
7:用在表时间的名词后面,表示停顿。
8: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9:用于名词之后,标明语音上的停顿,并引出下文,常表示判断。
10:用在句末表示语气完毕。
11:用在句末,与疑问词相配合表示疑问。
12:表示祈使语气。
13:表示商榷。
14:表示比拟,相当于“…的样子”。
15:“者也”两个语气词连用,起加强语气的作用,语气重点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也”在这里强调了肯定的语气。
16:轻狂。
17:虚假,不老实。
18:(zhū)。众多。
19:假借,借口。
qīng
1:(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2:同本义。与“浊”相对。
3:清洁;洁净;纯洁。
4:清明。
5:清凉。
6:清冷,凄清。
7:清平;太平。
8:寂静。
9:清雅高尚。
10:清白。
11:清静;恬静。
12:清正。
13:清廉。
14:又如:清鲠(清廉鲠直):清俭(清廉俭朴);清头(清廉);清己(以清廉之德要求自己);清公(清廉公正)。
15:清香、清馨、清醇。
16:无余。
17:纯粹。
18:朝代名 。公元1616—1911年,满族人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所建。初名后金,1636年改为清。1644年入关,定都北京。
19:滤去酒糟的甜酒。
20:粪槽,厕所。
21:清除。
22:付款结 。 如: 帐清了吗。
23:姓。

旁观者清,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páng guān zhě qīng)。abcd式组合,旁观者清意思是:意思是旁观者因为不直接参与其中,能够更加客观冷静地看清事情的真相。 提醒人们在处理问题时要保持客观,避免被情绪左右,学会从旁观者的角度审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