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若水火 pàn ruò shuǐ huǒ

abac式
拼音pàn ruò shuǐ huǒ
注音ㄆㄢˋㄖㄜˇㄕㄨㄟˇㄏㄨㄛˇ
繁体判若水火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判若水火的解释
形容两种事物或人之间的关系像水和火一样,彼此对立,无法相容。
出处

1.

清·钱泳《履园丛话·谭诗·总论》:“沈归愚宗伯与袁简斋太史论诗,判若水火。”

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曰:“吾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言罢,自刎而死。'后人用'判若水火'形容关系对立。
寓意
提醒人们要注意处理人际关系,避免矛盾激化,导致无法挽回的局面。
列子

1.

两个朋友因为误会变得判若水火,再也无法和好。

2.

兄弟俩因为遗产分配问题,关系变得判若水火。

3.

原本要好的同事因为工作上的竞争变得判若水火。

4.

小区里两户人家因为噪音问题闹得判若水火。

5.

两个团队因为项目意见不合,变得判若水火。

6.

若各存意见,则依附之小人,遂至妄为揣摩,群相附和,渐至~。 ★《清朝野史大观》卷三

判若水火的翻译
德语
wie Wasser und Feuer
日语
水と油のよう
法语
comme l'eau et le feu
英语
like water and fire
判若水火的字意分解
pàn
1:(形声兼会意。从刀,半声。从刀,表明其意义与刀有联系。“半”是把牛分开。本义:分,分开)。
2:同本义。
3:判决。
4:区别;分辨。
5:舍弃。
6:半。
1:(bōrě):智慧(佛经用语)。
ruò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女人跪着,上面中间象头发,两边两只手在梳发,表示“顺从”。本义:顺从)。
2:同本义。
3:如同;像。
4:择菜。
5:引申为选择。
6:同,相当。
7:及;到。
8: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和反问句)。
9:诺,应允,后作“诺”。
10:对付,处置。
11:如此,这样。
12:你。
13:其;他的 ——用于他称。
14:这么;那么。用同“偌”。
15:假如;如果。
16:至于 。用在句首以引起下文。
17:或;或者。
18:与,和。
19:而。
20:禾秆皮。
21:香草名。
22:秦、汉时县名 。治所在今湖北省宜城县东南。
23:古水名 。即今雅砻江,为金沙江支流。源出青海,东南流经甘孜、新龙等县,到攀枝花市东北入金沙江。
24: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面,表示事物的状态。相当于“貌”、“样子”。
25:用于句首。
shuǐ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2:同本义。
3:特指河流。
4:泛指一切水域。
5:大水;水灾。
6:五行之一。
7:额外收入或附加费用。又“发水”就是“发财”。
8:指水军。
9:水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居住在贵州省。
10:泅水,游泳。
11:用水测平。
12:姓。
huǒ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2:同本义。
3:火灾;发生火灾。
4:灯火,指灯烛或火把。
5:中国古代兵制单位, 十人为 “火”。
6:火星之简称。又名大火 。司南方,主夏季。而古恒星之名,心宿二,古称“大火”,亦简称火。
7:焚烧;烧毁。
8:形容像火那样的颜色,一般指红色的。

判若水火,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pàn ruò shuǐ huǒ)。abac式组合,判若水火意思是:形容两种事物或人之间的关系像水和火一样,彼此对立,无法相容。 提醒人们要注意处理人际关系,避免矛盾激化,导致无法挽回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