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不顾身的解释
形容义愤填膺,不顾个人安危,勇敢地进行斗争或行动。
出处
1.
宋·乐史《绿珠传》:“盖一婢子,不知书,而能感主恩,愤不顾身,其志烈懔懔,诚足使后人仰慕歌咏也。”2.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句为“廉颇曰:‘吾闻赵王以蔺相如功大,位在我上,且以相如为人廉直,敬礼之。吾老矣,无能为也,然而吾羞,不忍为之下。’遂不顾身,欲与之决斗。’”寓意
强调为了正义或保护他人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
列子
1.
消防员在火灾中奋不顾身地救出被困人员。2.
小明在朋友遇到危险时,奋不顾身地冲上去帮忙。3.
医生在疫情期间奋不顾身地救治病人。4.
为了保护家人,父亲奋不顾身地与歹徒搏斗。5.
在山难中,队友奋不顾身地救出了受伤的登山者。6.
清军自得汉阳,湖南人士均~,颇有灭此朝食之慨。 ★郭孝成《湖南光复纪事》愤不顾身的翻译
德语
mutig und furchtlos
日语
勇敢無畏
法语
courageux et sans peur
英语
brave and fearless
愤不顾身的字意分解
fèn
1:(形声。从心,贲(bēn)声。从“心”,表示与心情等有关。本义:郁结于心;憋闷)。
2:同本义。
3:充盈,旺盛。
4:愤怒;怨恨。同“忿”。
5:发,奋。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gù
1:(形声。从页(xié),头。表示与头有关。雇声。本义:回头看)。
2:同本义。
3:观看,瞧。
4:访问,拜访。
5:照顾,关怀。
6:眷念,顾及。
7:顾虑;考虚。
8:出钱请人做事。
9:表示轻微的转折,相当于“而”、“不过”。
10:反而,却。
shēn
1:(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2:同本义。
3:物件的主体部分。
4:自己,自身。
5:生命,性命。
6:地位或身分。
7:毕生,一辈子。
8:亲身,亲自。
9:怀孕。
10:体验。
11:担当。
12:担任。

愤不顾身,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fèn bù gù shēn)。abcd式组合,愤不顾身意思是:形容义愤填膺,不顾个人安危,勇敢地进行斗争或行动。 强调为了正义或保护他人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