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履倒置 guān lǚ dǎo zhì

abac式
拼音guān lǚ dǎo zhì
注音ㄍㄨㄢˋㄌㄩˇㄉㄠˋㄓˋ
繁体冠履倒置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冠履倒置的解释
形容做事颠倒错乱,把本末倒置,比喻不合常理或不按常规办事。
出处

1.

《史记·辕固生列传》:“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后汉书·杨赐传》:“冠履倒易,陵谷代处。”

2.

出自《庄子·逍遥游》:'冠履倒置,冠者履之,履者冠之。'
寓意
提醒人们做事要有条理,按常规办事,否则会导致混乱和错误。
列子

1.

他把重要的事情放在最后做,真是冠履倒置。

2.

她竟然把盐当糖放进咖啡里,真是冠履倒置。

3.

把结论放在开头,过程放在最后,这不是冠履倒置吗?

4.

他把大衣穿在内衣外面,简直是冠履倒置。

5.

把重要的文件放在最下面,真是冠履倒置的做法。

6.

以堂堂中国,与之互市,~。 ★《明史·杨继盛传》

冠履倒置的翻译
德语
den Hut auf die Füße und die Schuhe auf den Kopf setzen
日语
冠履倒置
法语
mettre le chapeau sur les pieds et les chaussures sur la tête
英语
to put the hat on the feet and the shoes on the head
冠履倒置的字意分解
guān
1:(会意。从“冖”(mì),用布帛蒙覆。从“元”(人头),从“寸”(手)。意思是:手拿布帛之类的制品加在人的头上,即“冠”。本义:帽子)。
2:同本义。
3:公鸡头上的肉瘤或高出的羽毛。
guàn
1:戴;戴帽子。
2:超出众人;超过;位居第一。
3: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一般在二十岁。
1:(会意。小篆字,从尸,即人;从彳(chì),表示与行走有关。履在战国以前一般只作动词用。一般用“屦”称鞋子。用“鞋”是唐以后的事了。本义:践踏)。
2:同本义。
3:穿鞋。
4:登位。
5:实行。
6:开始担任职务。
7:鞋。
8:足。
9:领土,疆土。
dǎo
1:(形声。从人,到声。本义:倒下)。
2:同本义。
3:失败,败落。
4:坍塌;垮台。
5:将货物或商店企业作价给人。
dào
1:上下、前后颠倒。
2:向相反方向移动。
3:将容器倾斜或反转,使里面的东西出来。
4:表示跟一般情理相反。
zhì
1:(会意。从网直,有亦声。网直宜赦。本义:赦罪,释放)。
2:同本义。
3:安放;搁;摆。
4:设置,建立,设立。
5:豁免。
6:废弃;舍弃。
7:搁置;放下;放在一边。
8:购买;置办。
9:(zhí)。树立。
10:古代传递文书的驿站。
11:驿车;驿马。

冠履倒置,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guān lǚ dǎo zhì)。abac式组合,冠履倒置意思是:形容做事颠倒错乱,把本末倒置,比喻不合常理或不按常规办事。 提醒人们做事要有条理,按常规办事,否则会导致混乱和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