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修政治,外治武备的解释
内修政治指的是在国内注重政治的修明和治理,外治武备指的是在对外关系上注重军事力量的准备和防御。
出处
1.
战国·吴起《吴子·图国篇》卷一:“明主鉴兹,必内修文德,外治武备。”2.
出自《管子·霸言》:'内修政治,外治武备',是古代治国方略的概括。寓意
强调内外兼顾,既要注重内部的治理,也要重视外部的防御。
列子
1.
公司在内修政治上注重员工福利,在外治武备上加强市场竞争力。2.
家庭在内修政治上强调和谐相处,在外治武备上注重防范风险。3.
学校在内修政治上重视教学质量,在外治武备上加强校园安全。4.
社区在内修政治上推动居民自治,在外治武备上提升应急能力。5.
企业在内修政治上优化管理流程,在外治武备上增强品牌影响力。内修政治,外治武备的翻译
德语
innere Verwaltung aufrechterhalten, militärische Bereitschaft stärken
日语
内政を修める、外に対し武備を整える
法语
maintenir la gouvernance intérieure, renforcer la préparation militaire
英语
maintain domestic governance, enhance military readiness
内修政治,外治武备的字意分解
nà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冂入。冂(jiōng)表示蒙盖,入表示进入之物,合而表示事物被蒙盖在里面。本义:入,自外面进入里面)。
2:同本义。
3:交入;接纳
nèi
1:里面。与“外”相对。
2:指某一群体或某一物体的中间。常指国内或朝廷内。
3:室,内室,房室。
4:皇宫;帝王所居之处。
5:又。
6:妇女;女色。
7:古代泛称妻妾。后专称妻。
8:内心。
9:内脏。
xiū
1:(形声。从彡(shān),攸(yōu)声。“彡”有装饰义。本义:修饰,装饰)。
2:同本义。
3:整修;修理。
4:兴建;建造。
5:整治。
6:实行;从事某种活动。
7:编纂;撰写;写。
8:设。置备。
9:循;遵循。
10:修订,修改,改正。
11:长。
12:高;大。
13:善;美好。
14:致送师长的酬金。
15:姓。
zhēng
1:(zhēng)。
2:征伐。
3:征税。
zhèng
1:(会意兼形声。从攴从正,正亦声。攴(pū)敲击。统治者靠皮鞭来推行其政治。“正”是光明正大。本义:匡正)。
2:同本义。
3:主持政事。
4:政治;政事。
5:政策;法令。
6:官长;主事者。
7:政权。
8:策略 其次伐兵,下政攻城。——《孙子》。
9:朝廷;政府机关。
10:姓。
zhì
1:(形声。从水,台声。①(chí)本义:水名。②引申义:治水;整治;修治)。
2:同引申义。
3:治理;管理;统治。
4:办理;处理。
5:经营。
6:治;治疗。
7:惩处;惩办。
8:修筑。
9:整顿,训练。
10:研究。
11:政治。
12:社会安定、太平(跟“乱”相对)。
13:又。
14:姓。

内修政治,外治武备,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nèi xiū zhèng zhì, wài zhì wǔ bèi)。abac式组合,内修政治,外治武备意思是:内修政治指的是在国内注重政治的修明和治理,外治武备指的是在对外关系上注重军事力量的准备和防御。 强调内外兼顾,既要注重内部的治理,也要重视外部的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