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辱不惊 chǒng rǔ bù jīng

abac式
拼音chǒng rǔ bù jīng
注音ㄔㄨㄥˇㄖㄨˇㄅㄨˋㄐㄧㄥ
繁体寵辱不驚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宠辱不惊的解释
形容对待荣辱得失都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不为外界的评价所动,不惊不惧。
出处

1.

晋·潘岳《在怀县》诗:“宠辱易不惊,恋本难为思。”

2.

出自《道德经》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寓意
强调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对外界评价的超脱,体现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
列子

1.

面对别人的赞美和批评,他总是宠辱不惊,保持着自己的节奏。

2.

在比赛中输赢对他来说都无关紧要,他宠辱不惊,继续努力训练。

3.

无论工作顺利还是遇到困难,他都能宠辱不惊,始终保持冷静。

4.

朋友们都佩服他宠辱不惊的态度,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能从容应对。

5.

她在生活中总是宠辱不惊,无论是得到奖励还是遇到挫折,都能保持平和。

6.

不过他经的大风大浪太多,虽未到~,名利皆忘的境地,却已能不动声色,淡然置之。 ★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宠辱不惊的翻译
德语
unberührt von Ehre und Schande
日语
寵辱不驚
法语
insensible aux honneurs et aux outrages
英语
unmoved by favor or disgrace
宠辱不惊的字意分解
chǒng
1:(形声。从宀(mián),龙声。本义:尊崇)。
2:同本义。
3:宠爱。
4:荣耀。
5:受宠爱的人。
1:(会意。甲骨文字形,是“辰”下加脚(止)或加手(又,寸)的形象。①本义:耕作。“辰”是“蜃”的本字,古代以蜃为农具进行耕作。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耨”(nòu)。②引申义:耻辱) 同引申义。
2:使…受辱;侮辱。
3:埋没。
4:谦词。承蒙。
5:压下去,挫。
6:隆重;厚。
7:黑。
8:湿润。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jīng
1:(形声。从马,敬声。本义:马受惊)。
2:同本义。
3:惊动;震惊。
4:动。
5:惊慌,恐惧。
6:纷乱。

宠辱不惊,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chǒng rǔ bù jīng)。abac式组合,宠辱不惊意思是:形容对待荣辱得失都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不为外界的评价所动,不惊不惧。 强调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对外界评价的超脱,体现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