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头土脸 huī tóu tǔ liǎn

abac式
拼音huī tóu tǔ liǎn
注音ㄏㄨㄟㄊㄡˊㄊㄨˇㄌㄧㄢˇ
繁体灰頭土臉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灰头土脸的解释
形容人脸上灰尘满布,显得狼狈不堪。也用来比喻人处于困窘、狼狈的境地。
出处

1.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灰头土面,带水拖泥,唱九作十,指鹿为马,非唯孤负先圣,亦乃埋没己灵。”

2.

出自《红楼梦》第四十回:“贾母见他灰头土脸的,便问:“你这是怎么了?”
寓意
提醒人们要注意保持整洁,避免因外在环境而显得狼狈。
列子

1.

小明从泥泞的山路上下来,灰头土脸地回到了家。

2.

小狗在院子里玩耍了一整天,回来时灰头土脸的。

3.

经过一番激烈的打斗,小偷灰头土脸地被抓住了。

4.

孩子们在沙滩上玩了一整天,回家时个个灰头土脸。

5.

修理工从机器下面爬出来,灰头土脸地擦了擦汗。

6.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我怕万一搞得~,对你不好交代。”

灰头土脸的翻译
德语
staub- und schmutzbedeckt
日语
土まみれ
法语
couvert de poussière et de saleté
英语
covered in dust and dirt
灰头土脸的字意分解
huī
1:(会意。从手,从火。意思是火已熄灭,可以用手去拿。本义:火灰)。
2:同本义。
3:灰尘。
4:灰浆。
5:灰色。白色和黑色的混合色。
6:烧毁;燃烧。
tóu
1:(形声。从页(xié),豆声。页,人头。头在战国时期才出现,首出现较早。本义:首)。
2:同本义 本指人的头部,后也泛指各种动物的头部。
3:物的两端或末梢。
4:特指敌对的人。
5:头部有发部分。
6:赌博或买卖中抽的回扣。
7:磕头 。旧时的一种跪拜礼。
8:件,桩。
9:如多用以计算牲畜。
10:置于方位词后,表处所可不译。
tou
1:名词后缀。
2:方位词后缀。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块,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变填实,小篆又变为线条。本义:泥土,土壤)。
2:同本义。沉积于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潮湿时称泥土,地质学上称土壤。
3:土地。
4:领土,国土。
5:田。
6:中医学上指脾。
7:土地神
8: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自称“蒙古勒”或“蒙古尔孔”(意为蒙古人),分布在青海省及甘肃天祝等地。
9:测量土地。
10:吐。
11:姓。
liǎn
1:(形声。从肉,佥(qiān)声。古代表示人的整个面部用“面”。“脸”字在魏晋时期才出现,只表示两颊的上部,到了唐宋时期,口语中才用“脸”表示整个面部。本义:两颊的上部)。
2:同本义。
3:脸面,人头的前部,包括下巴、嘴、鼻、颊、眼,且通常包括前额。
4:指某些物体的前部。
5:脸色;脸上的表情。

灰头土脸,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huī tóu tǔ liǎn)。abac式组合,灰头土脸意思是:形容人脸上灰尘满布,显得狼狈不堪。也用来比喻人处于困窘、狼狈的境地。 提醒人们要注意保持整洁,避免因外在环境而显得狼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