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不可缓 kè bù kě huǎn

abac式
拼音kè bù kě huǎn
注音ㄎㄜˋㄅㄨˋㄎㄜˋㄏㄨㄢˇ
繁体刻不可緩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刻不可缓的解释
形容情况紧急,刻不容缓,必须立刻行动。
出处

1.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60回:“这是刻不可缓的时候,还要拿死人取笑哩。”

2.

《三国志·魏书·徐邈传》:'公事急,刻不可缓。'
寓意
强调紧急情况下的迅速反应和行动的重要性。
列子

1.

妈妈生病了,情况刻不可缓,我们得马上送她去医院。

2.

火灾发生时,救援刻不可缓,消防员迅速赶到现场。

3.

孩子走丢了,刻不可缓,我们需要立即报警。

4.

比赛即将开始,准备工作刻不可缓。

5.

天气预报说有暴雨,防汛工作刻不可缓。

刻不可缓的翻译
德语
dringend und drängend
日语
急を要する
法语
urgent et pressant
英语
urgent and pressing
刻不可缓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刀,亥声。本义:雕刻,在木头上雕刻)。
2:同本义。
3:又。
4:泛指在各种材料上的雕刻。
5:绘画;修饰。
6:限定。
7:伤害。
8:铭记。
9:时间单位,一小时的四分之一。
10:刻薄;苛刻。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1:(会意。从口,从丂(供神之架),表示在神前歌唱。“可”似为“歌”字的古文。①本义:唱 ②引申义:许可)。
2:许可;同意;准许。
3:能够;可以。
4:值得,堪。
5:相称;适合。
6:应当,应该。
7:病痊愈。
8:善,好。
9:合意,认为正确,是;对。
10:适当。
11:满的。
12:可是;却。
13:大约、近似。
14:表示程度。
15:无义。语助词。
16:表被动的助动词。
huǎn
1:(形声。从糸(mì),爰(yuán)声。本义:宽松;宽大)。
2:慢;不急迫。与“急”相对。
3:延期,延迟。

刻不可缓,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kè bù kě huǎn)。abac式组合,刻不可缓意思是:形容情况紧急,刻不容缓,必须立刻行动。 强调紧急情况下的迅速反应和行动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