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中雌黄的解释
形容人说话不负责任,随意编造或夸大其词,类似于口出狂言或信口开河。
出处
1.
《晋书·王衍传》:“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更改,世号口中雌黄。”2.
出自《史记·商君列传》,原指用雌黄涂改书写错误,后引申为随意编造、夸大其词。寓意
提醒人们要谨慎言辞,避免无根据的夸大或虚构,强调诚信的重要性。
列子
1.
他总是口中雌黄,说的话让人难以相信。2.
小李在讲故事时经常口中雌黄,搞得大家哭笑不得。3.
听他口中雌黄地描述那个不存在的冒险经历,真让人无语。4.
她对自己的成绩口中雌黄,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好。5.
朋友聚会时,他总是口中雌黄地吹嘘自己的成就。6.
议论反复曰~。 ★宋·胡继宗《书言故事·事物譬类》口中雌黄的翻译
德语
verantwortungslos reden
日语
無責任に話す
法语
parler de manière irresponsable
英语
talk irresponsibly
口中雌黄的字意分解
kǒu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3:出入通过的地方。
4:又。
5:又。
6:口才。
7:刃,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
8:用于某些物品、家畜及人等。
zhōng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中象旗杆,上下有旌旗和飘带,旗杆正中竖立。本义:中心;当中,指一定范围内部适中的位置)。
2:同本义。
3:又。
4:内,里面。与“外”相对。
5:半;中途;半中腰。
6:方位名。泛指一个地区内或一个时期内,中间;居中。
7:指宫禁之内。亦借指朝廷。
8:内心。
9:内脏。
10:中介人。
11:中等。
12:容易。
13:合适,适当。
14:不偏不倚,正。
15:忠诚。
16:姓。
zhòng
1: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2:受到;遭到。
3:造谣;中伤。
4:合于;符合。
5:考取;录取。
6:得到。
7:满,充满。
8:位居第二的。
cí
1:(形声。从隹(zhuī),此声。从“隹”,表示与鸟有关。本义:母鸟。引申为母的)。
2:母鸟,能产卵的鸟。
huáng
1:(象形。金文象蝗虫形。当是“蝗”的本字。本义:蝗虫)。
2:黄色。
3:垮掉,坏了事。
4:黄赤色的马。
5:金印。
6:古国名 ,在今河南省潢川县西。
7:粪便。
8:牛黄。
9:黄犬。
10:热病。
11:烟叶。

口中雌黄,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kǒu zhōng zī huáng)。abcd式组合,口中雌黄意思是:形容人说话不负责任,随意编造或夸大其词,类似于口出狂言或信口开河。 提醒人们要谨慎言辞,避免无根据的夸大或虚构,强调诚信的重要性。